第107章 什么是天子(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开封。

朝廷最重要的大事是高太后的丧事。

赵煦以左相吕大防为山陵使,督造高太后的地下寝宫。按说太后寝宫不用首相来,上一代皇帝死了才是这个规格。

高太后实际为政九年的,高太后为政期间,恢复旧制,抛开新法旧制得失,朝堂再纷扰,这个期间整个大宋是没有出大纰漏的。现在的政事堂也希望能把高太后捧上神坛,这对于治政的延续性也有帮助。虽然高太后最后是从简,但说的人和听的人这时候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赵煦这个任命一点问题没有,何况他都没有摘掉吕大防这个左相头衔。只是吕大防要离开政事堂一段时间了,太后陵寝建造乃国之大事重中之重,他必须去到现场。

赵煦先把宫中的一些人换掉,刘瑷等这些他中意的人入内侍省,皇宫这个调整有点大,不仅仅是把一些侍候高太后的人调走了,关键在于对于一些内侍的提升太快,数量又有些大。插一句,梁师成去了向太后那里,刘瑷出手救了他,要不他这个皇城司职位撸掉可能送出去,外敌很多地方也有宦官职位,这和喜好无关,皇城司在皇宫地位过于敏感。

翰林学士范祖禹上奏,认为赵煦此举亲小人远贤臣,内侍省调动进去的人太多,还举出了唐朝太监专权往事为例子,希望官家谨慎。

赵煦没有出声,把奏折留中。这是他的习惯,以前看了也是留中,反正不是他最后处理。现在他把这个习惯发展的很好,先放一放。这里也能发现苏轼那个奏折上的不合时宜,什么听一听放一放想一想,他从来就是如此。

又有几个中下官员也有相应奏折上来,赵煦这时候没再忍,直接把那些官员外放了。这些人和他理念不符,又是中下官员,那就别留在京城了。这种官员是最好处理的,因为太多资历相当的人等着他们倒霉了,京城官再多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范祖禹继续上奏折,后面这个是他重点要说的,既然不对,那对的就应该是亲贤臣远小人。什么是贤臣,现在政事堂诸公就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国操劳,为官家分忧。什么是小人,熙宁元丰旧臣(宋神宗的两个年号),王安石、吕惠卿、蔡确、章惇等等。更改祖宗旧制造成朝局动荡,民生凋敝。对外擅起战端,徒耗钱粮,边境民不聊生。

赵煦继续留中没有搭理。范祖禹是翰林学士,说点这个没问题,他听不听都不影响什么。范祖禹要面圣当面说明,赵煦准了,就在政事堂。翰林学士是朝廷大员,他曾经是少年天子,但他早已不是少年,从心态年龄上来说都不是。

范祖禹说了很多,关于新法旧制,关于人。赵煦安静的听着,是的,就是安静的听,他没有反驳什么。这是他和高太后最大的区别。他认为他那个奶奶最不好的一点就是性子急,一着急就撸起袖子自己干。他们是上位者,最高的那个。很多时候不需要自己来做。

赵煦心向新法,到现在一个多月,他却什么都没有做。他还在看人,他需要找到人,找到和他相同想法的人。这类人多了,事情就会往他想要的方向转变。

政事堂的人不能乱动,赵煦明白,这还是他看到的太后的得失,这个政事堂换的人太多了。赵煦不想他的政事堂也天天换人。说句实在话,高太后对于这个官家的培养的确到位,她是掌了权,但所有决策过程和答案她都让赵煦看着,全程看着。她给他找到老师一个是文章第一的,一个是圣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