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龙脉(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群跳梁小丑……
都不讲道理了是吧?
他也早就不想讲道理了!
正当屠雎要狂飙脏话的时候。
台上。
许尚抬手下压了两下,示意纵横家小友莫要激动。
儒家八派这般不顾脸面,其实是好消息。
说明商山四皓和子思齐,即将黔驴技穷了。
既然他们非要在治理黄河一事上,唠出个一二三,那许尚就只能搬出后世治理黄河的【束水攻沙】之策了。
不过在此之前……
许尚同样也要反制一下儒家八派。
“我诸夏从古至今,治理水患都是一大难题。”
许尚作回忆状:“我记得大禹治水,似乎足足花费了十三年时间!”
“再观商周两朝,殷商频繁迁都,姬周时期的灵王,定王治水……”
“还有春秋时期的流民迁徙等等,都跟黄河泛滥有关。”
……
并非每一代君主,都有上古大禹的魄力。
治水真的非常艰难。
最省事的方法,其实是迁徙。
水患威胁到哪里,我迁得远远的便是……
迁都,迁民。
皆可。
奈何现今黄河泛滥绵延的区域乃是中原腹地,魏之大梁。
这显然是很难放弃的。
再者。
秦廷如果能够治理好黄河,不仅是一大功绩,更能让中原万民刮目相看。
另外。
历史上只记载了王贲攻魏,掘开了黄河,却没有言及具体的修缮诸事。
想来青史上的秦廷,最终应该选择了妥协迁徙,而非积极的治理黄河。
细想一下倒也正常。
始皇同时开启的大型工程太多了,又要六巡天下,东渡寻找仙山,南北两线作战等等。
再去修缮黄河……想想都感觉吃力……
“子思齐。”
许尚微微侧目,道:“我秦廷对于中原黄河的水情不熟悉,先摸索个两年也是正常的。”
“你如果自信两年时间就一定能够治理好黄河……正好你可以跟曲阜孔氏一起带领全部族人,去修河好了。”
“两年为期,若不成,尔等就得一起血染黄河。”
“若成了,曲阜孔氏以功抵罪,你子思齐一族则能够得到秦廷的重赏,同时名留青史,功德无量!”
……
事没落到自己身上。
人人都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