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间章 空军差距(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是,占据苏军预算40%的苏联空军,在开战时就拥有1.5倍于德国的飞机生产能力。这使得苏联空军在开战时装备数量有“显着优势”。

即德国及其盟国加起来也只在东线投入了4800架左右飞机(以各方数据最大口径计算,较为靠谱的数据可能只有3200),仍然是少于苏联空军总计高达8000余架的飞机(仅计算苏联西部,不包含海航的1400余架飞机,其中还有1300余架远程轰炸机。如果计算苏联空军总数,则高达吓人的余架)

而被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德空军战斗机具有显着性能优势,其实也没有想象中大。因为包括米格3,拉格3,佩2,伊尔2等新式飞机,在6月1日时已经下线约2600架,几乎达到了德国空军力量的一半。

而至于苏军老旧飞机的性能问题,几乎可以被苏联广大的空域与数量优势所弥补,这一点在苏联空军恢复组织力后,大量使用老旧飞机,在德空军疲于奔命时,反复成功的各种行动证明了。

二是,苏联空军真正限制起飞能力的原因,其实是严重缺乏的技术人员与飞行员,大量飞机都没有与之对应的驾驶员与维护人员,甚至德国空军只能看着,却从未大量拥有的远程轰炸机也只配备了不足70%的飞行员。

(德空军巅峰远程轰炸机数量为200余架,和英美俄比都是小卡拉米中的小卡拉米)

而这些飞行员中缺乏训练的又有很多,新式装备“不足”,加上“大清洗”余威导致,大部分空军指挥官,不敢组织实际飞行训练,甚至产生了个别飞行时间无法用小时作为单位的飞行员。

而作为整体水平的考量,水平最高的波罗的海沿岸军区(西北方面军)飞行员平均飞行小时数为18小时,最低的基辅特别军区(西南方面军)则为6小时。作为对手德军空军一线飞行员普遍超过450小时,二线飞行员则超过250小时。

(MMP这个时间,连飞行游戏都开不好。)

至于更为重要的后勤人员,空军的缺编情况比他们在地面上的装甲兵战友还严重,而且此时的苏联空军还采用了愚蠢的“一对一”式后勤保障。

即每支航空队(团级)都有对应的“空军基地”与后勤保障人员,当航空队转场时,这些后勤人员也要跟着转场(并且没有飞机运输,通过陆地转场),而这些后勤单位缓慢的转场速度就严重拖累了苏联空军航空队做好战斗准备的速度。

导致即使方面军司令员想要使用这些空军,不仅仅会受到糟糕指挥系统的影响命令无法下达,而是哪怕命令真的传达到了航空队,航空队也会因为无法完成战斗准备,而不能执行任务。

同时这样糟糕的转场能力,也使得战争前期出现了大量两个、三个航空团挤在一个前线机场的情况,使得个别机场同时堆积的飞机数量能超过150架,这不仅仅让这些机场几乎失去运作飞机起飞的能力,也是德国空军能在第一波空袭中取得巨大战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