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重组(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让苏联在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从一战前工业产值只有当时德国17.2%的落后国家,一跃成为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国家。

不过这种高效虽然是靠妥协上台的纳粹党永远也做不到的,但在这种“高速”中建立起来的工业也让“大胡子模式”工业带上了东大九年义务水平的普通人都能指点几句的问题。

而伴随着工业的建立,并以其为基础的苏军建设,自然也带上了这类问题。

一方面,与加强教育政策同时推进的全面军事训练;

群众性质的国防和航空化学建设协会;

工人文化宫的前身各种航空、滑翔、汽车摩托俱乐部;

集体农庄的大规模拖拉机生产队;

乃至直接布置在公园和儿童乐园的射击俱乐部与跳伞塔,

为苏联提供了全世界底子最好且数量最多的预备役兵源。

另一方面,被革命风暴消灭了的沙俄军官团,和被政治动荡干掉的军事理论进步,无法用短时间内培养的新军官填补。

财政和劳动力缺口双重压力下,超过90%的苏军部队无法完全脱产,每年只能接受短期培训,在普鲁士视角里只能被视为民兵。

相比小胡子可以借助“反苏”站位,得到西方绥靖政策,并在英法默许下扩军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克。

确实存在被西方敌视问题,并随时可能被彻底孤立的苏联,在1939年前的扩军同样需要进行的小心翼翼,而这一点也一直延续到大胡子在面对德国威胁时,一直强调前线部队任何操作都不能引起德军的敌视。

最后是我们已经多次提到的“大清洗”,以及在世界紧张度上升过程中,进一步加速的苏军扩编,对上述问题的二次放大,使得明明进行了规模空前战前准备的苏联,在战争开始时远远没有做好准备。

这让现在聚集在大胡子周围的伏龙芝(兵人)、沙波什尼科夫、铁木辛哥、布琼尼等人心力交瘁。

但在历史中,更为糟糕状态下,完成了苏军在战争重创下改组,现在又经过“古拉格捞人”计划加强的苏军高层领导,依然用智慧和勇气提出了一系列救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