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平凡度三月,初冬迎初雪(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巡查司官员发现地方官员有违法乱纪,欺压百姓,因私废法等问题,立刻上书弹劾参奏。

当然,陈琦自己烦透了朝堂上那种无休止的争吵和无意义的对喷。

所以,陈琦将上书弹劾的章程也给做了一定的更改,那就是所有上书弹劾的奏章,必须先要得到掌印大人的允许后,在大朝会时由专人上书弹劾。

内史司和巡查司的官员只负责调查罪证和拟写奏疏,不用全都跑到朝堂上刷脸去;更不用去朝堂上和其他人打那些个没有意义的嘴炮去。

自从陈琦上任改制御史台后,御史台的工作效率加快了数倍,在过去的三个月时间里,御史台先后弹劾的庸官,贪官等不法之徒超过了九十人。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被弹劾的官员,全都是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被实名弹劾的,并不是之前的风闻奏事,胡说乱喷。

所以,在这些官员被弹劾的第一时间,他们连扯皮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被扭送到大理寺受审去了。

如今的御史台,已经是足以让满朝文武谈之色变的地方了,他们过去三个月时间里弹劾罢免的官员人数,已经超过了御史台前面三年弹劾罢免的官员人数的总和了。

当然,这里说的是弹劾罢免的人数,不是弹劾的人次。

如果说弹劾人次的话,那之前的御史台完全是吊打现在的御史台的,毕竟过去两年时间里,陈琦一个人贡献的KPI(被弹劾次数)都超过百次了。

陈琦现在正在逐步的减小自己对御史台的影响力,让御史台官员们慢慢习惯没有他在的情况下,还能像现在这样认真的办差履职。

陈琦早晚是要回南境的,等到他离京之时,这掌印左都御史的差事是一定要交出去的。他不可能在千里之外的丰都驿,遥制御史台的事务。

现在的这些御史台官员们,身后有他这位中元帝国最年轻的郡王撑腰,他们行事自然是无所顾忌,不需要瞻前顾后,担心被人报复的。

可是如果陈琦不在了呢,他们没有了撑腰的人,他们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无所顾忌,还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陈琦才要慢慢的减小自己对御史台的影响力。

同时,陈琦也找到了非常合适接掌御史台的人,将他带在了身边,亲自培养。

“三哥!”伴随着一声清脆的童音响起,一名十三四岁的小男孩,朝着暖房跑来。

或许是因为跑的太急了,小男孩在进入暖房后,还是呼哧带喘的,头上都因为出汗,冒出了阵阵白气。

“三,三哥,我,我的早功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