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答辩终结束(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来第一个问题,有被黄教授押中过,关于怎么回答的话术他自然也背了下来。

“我自己总结一共有4个创新点,首先……”

在这么多学术界大佬面前,哪怕院士都静静听他陈述回答。

整个会议室都响彻着他自己的声音,说实话这远比他上次参加校庆时捐款发言压迫性强的多。

“为什么你用这个研究方法?我觉得另外的方法更合适啊!”

这会儿郭院士是继续追问着。

这题就不在江皓的准备范围内了,只能说略微有点想法。

这时候,坐在第一排的最右侧位置的黄教授也冲他点头。

“老师,这个课题肯定是我目前用的研究方法最为合适……”

江皓此刻是态度严肃,眼神坚定,认准了自己论文的方法是最好的!

这也是自己导师专门嘱咐他的话。

相比起本科生答辩的只答不辩,赶紧道歉。

硕士生的又答又辩,微微道歉。

博士生就不同了,得记住疯狂答辩,绝不道歉!

作为博士生就得在自己研究领域得有一定的深度。

在自己研究的绝对细化领域中,哪怕是院士也不一定有你走的远。

所以在答辩上一定不能慌,态度也不能软,就是得一副老子没错的态度!

若是开口道歉,态度一软,就说明你对自己研究的课题领域不够有信心,还有所欠缺。

至于真的说不上来的时候。

就像如今,郭院士继续追问着。

“你整篇文章的结构还是不太合理,刚刚的研究方法论,我觉得还是有待考究。”

“老师,文章的结构……”

说到现在,江皓开始翻来覆去的说些老东西。

好在黄教授也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赶紧跟他示意,由他插话进来。

“郭院士,这篇文章的结构我觉得很合理啊!”

“而且研究方法的话是最合适的一种,最为系统的研究深度和复杂性较高的问题,局限性较少……”

到了这会儿,江皓自己的工作算是结束了。

没错,他的作用就是开场的 ,能把简单的答辩问题辩完。

后续的高难度问题,就得轮到黄教授了。

不过几位院士面对江皓还有些客气,主要是郭院士负责唱黑脸来评判追问。

一到了黄教授这里,大家都不客气起来。

“你这个课题用这个研究方法,得出的数据能保证准确性么?”

“研究的内容也不是那么深入,还有很大的空间深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