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归途(上)(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若是在远古的黄金时代,陛下尚且年幼或步入暮年,无力统治,或许他会听取同平章事的谏言。然而当今大宋之主,正值壮年,雄心勃发,这样的职责对他而言,无异于自寻烦恼,远不如寇准的参知政事兼开封府尹职务来得实惠!

“寇卿,你的附议何在?难道不愿成为朕的同平章事?还是期望朕三度下令,你才肯屈就?”赵恒兴致高昂,对王旦的异议并无丝毫愠怒,反而戏谑地询问寇准。

“微臣不敢!”寇准一怔,连忙施礼解释,“微臣才疏学浅,不堪担此重任。况且,王枢密的谏言确有其理。”

“你的才华与品德,父皇与朕皆看在眼里。朕期盼你担任同平章事已久,勿再推辞。”赵恒挥手示意,将寇准的谦逊视为恭敬。

“如此,微臣谨遵圣命,感谢陛下厚恩。”寇准闻言,只得躬身致谢。心中却已开始盘算,究竟将开封府尹之职托付给何人才适宜。

前任开封府尹留下的诸多难题,实如一团乱麻。在未能解决这些隐患,彻底清除汴梁城内的威胁之前,寇准确实不愿轻易交接这个职位。

然而,同时担任同平章事,再兼开封府尹,权力将过大。今日赵恒虽心情畅快,不介意他的权势,但一旦赵恒恢复冷静,帝王的疑虑便会滋生,必定会怀疑他握紧开封府的目的。

还未等他想出合适人选,赵恒又开口道:“齐凌,控鹤署判官,施展间谍之术,正是他的职责所在。称其‘好战’、‘乱政’,未免过苛。至于‘慢君’、‘擅专’,在那样的境况下,他也无从向朕禀报。王卿忧虑他人效仿,而朕担忧的,是若不奖赏如此功绩,将来再有类似情境,无人敢于为国献身。”

“大宋四境之内,再无第二个党项之患。京东东路控鹤署,不应干涉永兴军事务。”王旦不假思索,再次反驳。“况且,讨伐叛逆,应派出良将精兵,光明正大地战胜。不宜因一次侥幸取胜,便坐等猎物自投罗网!”

“朕非坐等猎物之人,朕期待大宋能涌现更多王玄策般的英雄!”连续受到质疑,赵恒大感失落,皱眉强调。

“王玄策的功勋,不过封为从五品朝散大夫,而齐凌已是正五品提点刑狱公事。”王旦的性格让他摇头,继续进谏。“我朝进士登科,初任不过一县主簿。他戴罪立功,已超越进士数十年的努力,此事传开,谁还愿专心读书,投身科举之路呢?”

此言诚然无误。齐凌近来功勋卓着,仕途步步高升,其升迁速度已超乎多数科举登科之士数十年之功,引来同僚们的诸多议论,实乃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