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万岁山豪情万丈贺中秋(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徽宗率万众来到万岁山脚的时候,太阳刚刚落山,桔红色的夕阳余晖,洒在万岁山上上下下,一片辉煌。待登临山顶,一轮金黄的圆月,已从东方缓缓升起。
徽宗步入御景阁,在龙椅前、面南站定之后,只听到一声悠扬清亮的号角声,从御景阁旁边响起。随着这一声嘹亮的号角声,从对面寿山顶上传来二十二响礼炮声。之所以是二十二响,因为这年是徽宗登基二十二周年。礼炮声刚刚落下,漫山遍野的鞭炮声,就如狂风般袭来,随着惊涛拍岸般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从万岁山和寿山顶峰开始,一盏两盏八盏十盏千盏万盏,一直到山谷下面的各个景点,再到艮岳以外、整个京师的灯笼全部亮了起来。这岂是万家灯火能够形容得了的,仅仅艮岳里面也得有个一两万盏。从礼炮、鞭炮到灯笼,这阵势、这情景、这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又刷新了徽宗以及所有在场人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何曾见过这样宏大的场面,何曾听到过这样辉煌的壮阔的声响,又何曾见过如此非凡的灯光设计?站在万岁山上,俯瞰整个艮岳,千盏万盏大红灯笼,近处的一派辉煌,远处的星星点点,与明亮的月亮遥相呼应,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强烈冲击人们视野的画面。徽宗一面看一面不住的点头摇头、摇头又点头,并不时跟身旁的皇后和沈婉交流着看法,不停的对他们说,“快看那边,看,万松岭;看,龙柏坡;再看那边,景龙江上,太漂亮了吧?嚯!雁池那边有一条大龙灯啊!”
原来在雁池上,用耀眼的灯笼,摆起了一条长龙的形状。艮岳里面各个建筑物各个景点上的灯笼更是新奇,各显奇异,各展风采,美不胜收。
徽宗看到异常兴奋之时,情不自禁回头对蔡京和杨光华说,“两位爱卿啊,觉得怎么样啊?光华你的大手笔,可是够绝够妙的呀!啊?”
由于整个中秋活动的议程和安排,都是杨光华做的,所以他不便表达什么意见。他不是那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人,他也不想在这种时候显摆自己,他更不是爱出风头的人,因此他并不吭声。蔡京接着徽宗的话头说,“皇上,这不正是咱大宋兴盛发达繁荣富强的体现吗?您是道君太上皇帝,您最清楚道家经典《周易注疏》里讲过的,‘丰亨豫大’,民丰国富嘛,就应该有民丰国富的样子。老是寒酸小气,哪像一个大国盛世的气度?再说,还有谁会歌颂他的崇高功德和伟大形像呢?咱徽宗一朝,正是大宋历史上最富庶最繁华最辉煌的时代,就该像现在这样,这才真正叫丰亨豫大呢!老臣是真的高兴,也真的庆幸啊。老臣活到这把年纪,能沾皇上的皇光,跟随皇上享受这美丽的景色,美好的时代和生活,老臣真是,唉!说不尽的感慨呀!”
徽宗听着蔡京的夸赞和感慨,不住地点头,轻声说道:“蔡爱卿说的是。国家形像,国之大体,不容小觑啊。帝王的一行一动,都关乎国家形像。小气寒酸的确有损国格国体,看来,还是要大气大方一些嘛。”
君臣说着看着,几万盏灯笼全部点亮之后,由宫廷御膳房送来的月羹上来了。徽宗开始主持祭月仪式。对着月亮燃香、秉烛、敬献月羹,然后对着明月,向月神行拱手礼。这里要特别说明,普通人家祭月,是要对着月亮磕头的,但徽宗是皇上,是天子,所以只需行拱手礼即可。正常情况,拱手礼行过,众人都跟随着给月亮磕头之后,就可以坐回座位吃月羹赏明月了。可徽宗就是徽宗,他毕竟不是别的皇帝,也不是凡人,所以,他就来了个与任何帝王都不一样的表演:他望着已经升到中天的皓月,竟引吭高歌般吟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朕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凡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徽宗的声音清亮高亢,虽然一口地地道道的开封话,但无人不认为这就是天籁之音,是人间少有、天上罕见的纯正男高音呐!尤其是徽宗那豪迈激昂的语调、九天揽月的气势,真可谓豪情万丈,气吞万里!虽然山下的人听不到徽宗的吟诵,但山半腰以上的人都能听得到,特别是山上的人,不论大臣们,还是来自全国的各界人士,以及御林军士兵和警察们,都听到了徽宗这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吟诵。因此,徽宗吟诵的声音刚停下,“皇上英明!皇上万岁!”的欢呼声便从山顶开始,瞬间便席卷了整个艮岳。
随后的赏月,一直持续到快近半夜才结束。在整个祭月赏月的过程中,山上山下,整个艮岳、整个京师,到处都是“万岁万岁万寿无疆”的欢呼声。这声音汇成巨大的声浪,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在山川河谷之间、在艮岳和京城的上空激荡,真正令人体会到了撼山震岳的强大力量,更令徽宗得到了心理和情感上空前巨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