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何须北伐?风险重重!(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若大军踏过崇山峻岭,蒙古境内的各族子民岂非会兴高采烈地欢迎王者之师?
然而,最新的情报报告却带来了阴霾。
两个严峻的事实。
其一。
北元帝国早在一年前便已秘密集结兵马,据传在某片隐秘的草原上进行了一年多的严格操练。而更令人忧虑的是,他们的具体实力尚无法估量。
但据常茂等人多方探查,这批经过训练的蒙古铁骑至少超过五万骑。
要知道,这五万是常茂等人根据蛛丝马迹估算的可靠数目,而非北元刻意夸大以震慑大明的虚言。
其二。
蒙古人的活动模式似乎有所转变。
以往,蒙古人大部分保持着游牧生活,只有少数重要据点保持固定。但现在,常茂沿着北方进发,直指蒙古王庭,沿途发现了不少军事与民用要塞,甚至看见了异域人士的身影。
当然,这些异域人士,指的是拥有迥异于汉族和蒙古族的发色、眼睛、面貌和体态的外族人。
“嘶……”
朱元璋轻轻晃动手中的羊皮卷,深吸一口气。作为一名国王兼战术家,他敏锐察觉到北元近年来的变革,已超越了他的预想。
沉思片刻,他缓缓抬首,望向站立在眼前的徐达、蒋瓛等人。
大殿内。
包括朱元璋在内,共有十位身影。
他们互相对视,神色各异,有人凝重,有人迷茫。
所有人都明白,国王正在等待一个明确的答复。
但是,北元远在遥远的漠北,连常茂等人的深入调查都未能摸清究竟,京城里的他们又能提供什么答案呢?
“老徐,你有何见解?”
朱元璋问。
魏国公徐达上前一步,行礼道:“陛下,根据我对蒙古军法的理解,他们在一年前就开始集结重兵操练,这恐怕……意味着重大图谋。”
“依照蒙古人的常规,他们很少提前这么久时间操练大量兵力。他们多以游牧为主,战时才成为战士!即使在王庭,也只保持一万左右的常备军,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兵民合一,大明的卫所制度正是借鉴了蒙古的这一传统。”
"在吾看来,北方的霜雪帝国这些岁月并未安分,始终贪婪地窥视着我们的瑞华领域!但请陛下放心,数月之后,臣必将那霜雪傀儡帝王的人头献于陛下膝前,否则,臣愿在极寒草原之上自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