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一个人可以用蠢来形容时就不要用坏来形容?(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什么说当一件事、一个人可以用蠢来形容的时候,就不要用坏来形容?

“蠢”主要是指一个人做事糊涂、缺乏智慧或者考虑不周全。而“坏”带有主观恶意,是有意去做伤害他人或违背道德准则的事。

当能用“蠢”来形容的时候,重点在于这个人可能是因为知识欠缺、思维局限等因素导致行为不当,而非是带着伤害别人的初衷。比如有人好心办坏事,他的本意可能是好的,但是由于自身的笨拙或者对事情理解有误,做出了不太好的结果,这种情况用“蠢”来形容更合适,而用“坏”就不太准确了。

为什么说尽量用蠢来形容,而不是用坏来形容呢?这后面涵盖有什么理论,或者说是什么原因,什么环境形成的这种思维呢?

这种思维可能有以下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讲,归因理论与此有关。当人们把行为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蠢”(能力不足)因素,相比归因为带有道德批判的“坏”(恶意动机)因素,会显得更客观公正。归因于“蠢”是认为对方在认知或技能上有缺陷,而非在品德上有问题。例如一个人在团队项目中总是犯错,若归因于他不够聪明或没掌握方法(蠢),比认定他故意破坏(坏)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纳。

从社会交往环境看,强调“蠢”而非“坏”也有利于减少冲突。在很多社交和工作场景中,假设一个人是“蠢”的,就为他的不当行为提供了一种相对温和的解释,这样在反馈问题或者沟通的时候不会立刻引发对方的激烈反抗。如果轻易给别人贴上“坏”的标签,很容易引发矛盾和报复心理。

如何避免在沟通中轻易给别人贴上坏的标签?如何更好的运用归因理论?

要避免在沟通中轻易给别人贴上“坏”的标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情绪上要保持冷静。当遇到让自己不愉快的行为时,先深呼吸,让自己从愤怒或不满的情绪中暂时抽离出来,这样才能更客观地看待对方的行为。比如,当你发现同事没有完成任务导致你的工作进度受影响,先不要立刻指责对方是“坏心眼”,而是给自己一点时间平静下来。

其次,要主动收集更多信息。不要仅凭表面现象就下判断,和对方沟通或者从其他渠道了解事情的全貌。也许对方有难言之隐,就像刚刚提到的同事,可能是他家里突然有急事,而不是故意使坏。

对于更好地运用归因理论,重点在于合理地对行为进行归因。

一是要区分内部和外部因素。如果一个人在会议上发言不积极,可能是内部因素,像他本身性格内向(可以理解为“蠢”在社交方面);也可能是外部因素,比如会议氛围很压抑,大家都不敢说话。

二是要考虑稳定性。如果一个人总是忘记带东西,这可能是比较稳定的内部因素,如记忆力差(偏向“蠢”的归因);如果只是偶尔一次,可能是外部因素,比如早上出门太匆忙(不是因为这个人“坏”或者一贯“蠢”)。通过这种方式,更全面、客观地分析他人行为,避免过度指责。

为什么大部分人容易片面的根据表面现象下判断进行归因?容易把人归因为坏、蠢,而不是比较温和的判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