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章 天时地利,人也有点和(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还是那句话,眼下这年头咱们不大会跟美西方打交道,美西方同样把不准如何同咱们打交道。
相比之下,在计算机产业方面有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力,甚至一定程度可以代表东大官方态度的东方曲,就成了最好的突破口。
只不过,这次因特尔没有选择通过司力达试探,而是选择了据说与东方曲有很深私人友谊的史蒂夫。
也是赶巧,苹果公司正在考虑买下东大DOS系统授权的可能性。
其实对于公司资方董事来说,是不愿意的。
因为苹果公司77年就和Shepardson Microsystems公司合作开发计算机系统,并于78年6月发布了Apple DOS 3.1系统。
“DOS”是Disk Oper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缩写,并不是一个专有词。
历史上除了大家熟知的MS-DOS,还有DR-DOS、FreeDOS等很多磁盘操作系统。
苹果公司和Shepardson Microsystems公司合作开发的Apple DOS,是基于软盘的磁盘系统。
一张5.25英寸软盘,容量只有110到160KB。
就冲这容量,搭载在软盘里的计算机系统,就注定只有最原始且简单的基础功能。跟曲卓搞得基于硬盘的“兆级”DOS系统,不论从任何方面看,都完全没有可比性。
当然,这是基于专业角度的对比。
在苹果公司的投资人看来,花费了大量经费开发的Apple DOS只推出一年,连开发成本都没收回呢就放弃,绝对是一种无法接受的败家行为。
但是,以史蒂夫为首的技术人员,却列举了东大dos 的种种优势。
史蒂夫更是给出断言,希捷公司基于薄膜磁头,申请的一系列硬盘小型化专利说明,将硬盘装进计算机只是时间问题。
那时,公司要么继续投入,在现有Apple DOS的基础上,开发功能更加强大和全面的硬盘版本。
要么花钱买下一个拥有完整开发环境的,已经证明了优秀性的成熟系统。
很明显,投入不确定,周期不确定,结果不确定的继续开发系统,确实不如直接买一套成熟系统。
不过,这一结论需要建立在史蒂夫的预料正确的基础上。
如果能装入计算机的小型硬盘,并没有那么快的商品化。
即便完成了商品化,在性能和售价等因素的影响下,也不一定能迅速获得市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