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少靖从不说虚话(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昏君用手指敲打着御案严肃地发表一通心中所想。
旁边两个秉笔太监奋笔疾书,唯恐落了一个字。
啥?给大军唱曲?
天呐!杨嗣昌与首辅刘宗周满头黑线,这些听起来威风凛凛的曲子最近在宫中经常唱,听是确实好听,可这不是一回事啊!皇帝真是外行啊!咱们大明如今有哪一支军队有能力与建奴野战?
那个户部郭提举真不知是何方妖孽,居然能连续大胜,而且他只是个户部种地弄粮食之人,说白了就是一泥腿子,却把咱兵部的事干了,还干得比咱兵部强。
唉!这世道是怎么了?卫所中的士兵只会种地不会打仗,各地各城的驻军不敢打仗,反倒是一支种地的民团却能屡战屡胜!
“臣遵旨!”
………
卢象升得知建奴入关,老卢的孝也不用守了,急忙从老家宜兴赶到临清,接收到郭少靖资助的武器,大喜!
听说郭贤侄在墙子岭杀敌三万,惊得怔了半响。再看了孙阁老的来信,又招来几个民团少年问明了战斗经过,决定要仿照郭贤侄的战法,以守为主。
自己身后有数十万百姓还在撤往太行山途中,若自己冒失战败,百姓必遭建奴毒手。
毕竟天雄军从未与建奴作战过,对于建奴的凶名自然知道。大明多少支强军失于建奴之手,孙阁老信中反复提及,叮嘱不可与之浪战。
熟知建奴作战的孙阁老这般谨慎,当年孙阁老手中的关宁铁骑实力还很强大,尚且败于建奴之手,更别说自己这支天雄军训练与装备远不及关宁军。
可不能小看天下英雄,之前有谁能想到郭贤侄领着一支民团竟能杀敌几万。
那些民团自己也见过,都是些未及弱冠,各地逃难至京城的少年人,满打满算训练不到两年。
而郭贤侄自己也不过刚刚年过二十,就是这么一伙少年,竟然创下大明近二十年最大胜利。
听说高阳城还在城墙上搭建木屋,卢象升自然想到这是个好主意。立即行动,集中人手在临清、大名、彰德几座大城实施。
历史上崇祯十一年,朝廷极度缺钱少粮,武备糜烂,各路勤王军停留观望驻足不进,崇祯心中议和与交战之心摇摆不定。
正守孝的卢象升也被崇祯夺情起复,从老家宜兴赶至京城商议军情,与杨嗣昌等兵部之人就主战与主和起了矛盾,让杨嗣昌等人怀恨在心,为日后的悲剧埋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