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八零小炮灰艰苦奋斗(18)(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1982年1月1日,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关于农村改革的第一个“一号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徐家屯是跟风比较快的。1979年秋收之后,大队就将土地、耕牛和农具,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
在这之前,村里的知青全都走了。包括王志。他这次是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走的。
宁安家里只有三口人,分到的田地她爸一个人就能搞定。
她奶在家里搞牲畜养殖,扩张了猪圈和鸡窝,一共养了五头猪和二十几只鸡,还买来一头小牛犊,盖了个牛棚,把牛养在里面。
每天要打扫猪圈和牛棚,把粪便清理出来,再给它们垫上干净的土,还要清扫鸡窝,给它们垫点干草,不用下地了,但是活也不少。
宁安在1979年就直接去上一年级了,那时候,她5岁,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学生。
她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完全不用周秀云操心。而且她的成绩非常好,好到让周秀云和徐佑军心里都升腾起了希望,这个孩子一定会走出农村,到城里去生活,他们应该更加努力工作,给她提供更好的条件。
1980年,宁安种下的果树第一次挂果,当年帮她种果树的人家都感到无比喜悦。
第一次挂果数量不多,每棵树也就十多斤,但是大家都很高兴,纷纷跑到宁安家,跟周秀云分享这个好消息。
果子熟了以后,他们也没有吃,直接都摘下来送到了宁安家里。
周秀云笑道:“都拿回去,不用给我们。这些年,大家也没少帮我们,这些是安安的心意,谢谢大家对她的照顾。”
“那怎么行?我们关照安安是应该的,她是小辈,我们要是不照顾,那都说不过去。”
最后好说歹说,果子都给宁安家留下了一半。
剩下的被他们带了回去,吃完以后把种子给宁安留下了。
这些种子变成了更多的小树苗。
已经六岁的宁安跟徐佑军说:“爸爸,你帮我想想办法,找块地,让我把这些树苗种下去。”
徐佑军:“……等着。”
他买了两瓶好酒,约上徐广生、周博文,去了徐建功家。
4个男人凑到一块,再喝几杯酒,你一言我一语的,能搞出不少事。
这次四人会谈之后,徐建功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商讨徐家屯的未来发展问题。
最后决定,以村集体的名义进行开荒,把整个北山给清理出来。
这也是他们四个人喝酒的时候商量好的结果。
宁安通过小桔子看了他们的酒局,当时,徐佑军说,其实他想过自己承包荒山,但是现在包产到户刚刚施行,谁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变,“我这上有老下有小,也不敢冒这个风险。但是我真的觉得这事能干。所以,咱们以村集体的名义干,到时候丰收了,全体村民都能分到钱。咱们一起富起来,谁也说不出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