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崇祯历书》(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戴京不由的看向胤禛,这案子怎么就这么巧了呢?

胤禛平静地和他对视,嘴角噙着淡淡的笑,伸手拍拍他的肩,“你好好读书,来年中了进士就什么都好了。”

戴京似乎下定了决心,从怀里掏出两本书,把其中一本递给胤禛,“四爷看看这本书。”

胤禛接过来一看竟然是《崇祯历书》,他脸色一变,冷声道:“你这是何意?”

“大清治下,居然拿出《崇祯历书》,你是不想好了吗?”

戴京一点不慌,翻开《崇祯历书》又把手里的《西洋新法历书》翻开指给胤禛看。

胤禛立刻脸色大变,腾一下弹了起来,“这两本居然……居然一模一样?”

戴京冷笑一声,“汤若望把一百三十七卷的《崇祯历书》删改成一百零三卷,变成西来的《西洋新法历书》。”

“《崇祯历书》是前明钦天监一百多人,以祖冲之的《大明历》、沈括的《十二气历》、元朝的《授时历》为基础制作。”

“《崇祯历书》将一天十二时辰改为二十四小时,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对应,一天一百刻改为九十六刻,与二十四小时形成四倍对应;”

“又将一小时分为六十分,一分改为六十秒,跟六十甲子干支循环对应。而汤若望这个打杂的,却成了最终的受益者。”

胤禛心中大骇,攥着两本书,在书房里转来转去,心跟猫抓似的。

“汤若望在顺治朝官至三品,南怀仁更是从二品通奉大夫,谥号‘勤敏’。”

“戴京呀戴京!你这是要把天捅个窟窿呀!”

戴京淡淡一笑,“四爷,您既然这样说了,那我就多说一些,”

“学生曾听传教士说过一件事,说有个意大利人在元朝来到中国,先后到过京城、云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游览,”

(注释:“中国”一词作为国家概念出现在宋朝,元世祖忽必烈派往日本的使臣所持国书,称己国为“中国”,将日本、高丽、安南、缅甸等邻邦列名“外夷”,之后明清沿袭。)

“在他的笔下,中国是遍地黄金的财富之地;然后,您猜怎么着?从元朝开始就有无数的传教士往中国来,”

“前明万历年间,来了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他口述翻译了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然后就得到了重用。”

“四爷,您也熟读《资治通鉴》《性理纲目》《大学衍义》《古文渊鉴》等等,您能把这些书都口述出来吗?”

胤禛老实的摇摇头,“除非是天纵奇才,且有过目不忘之能!”

戴京哈哈一笑,“那些传教士就能,他们还能口述翻译了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四爷觉得南怀仁是这样的大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