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群英会(下)(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大典头疼啊,这高起潜不是已经半路接球了吗?咋就又回传回来了呢,你是中国足球队吗?但他不得不接着啊,但他想两边不得罪,就岔开话题说:“王将军你说说军中为什么不能下跪呢?”王佑安笑着说:“跪礼所表达的是虔诚的敬意,起源于藏传佛教的磕长头,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磕长头”为等身长头,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所以跪礼是用来礼佛的或都用来敬死者的。当然在西周时期也有行跪礼的,主要是因为当时文人在论道时都是跪坐的,在拱手时自然成了跪礼。”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王佑安还真能讲出个道道来,连朱大典都听得频频点头。
但王佑安的科普还没有结束,他前世当过几年教师,给人讲课也成了职业习惯了。他接着说:“跪礼不能在军中行的原因是在战争状态中,如果有一方跪下就意味着放弃抵抗投降认输,所以跪下表示屈服,经常让士兵跪下就会让士兵失去血性。同样一个民族也是一样,经常行跪礼会被打断脊梁骨,失去民族的传承。太祖皇帝曾经昭告天下,大明王朝不纳贡,不合亲子,天子守国门,这是何等豪情,何等的铮铮铁骨,把我大汉民族的血性调整到何等高度。我们大汉民族不一定能打赢强敌,但我们面对强敌不会跪下,不会屈服,宁愿倒下,也要抗争,这也是我们大汉民族的的血脉传承啊。我们大汉民族自西周以来经历了多少灾难和磨难,经历了多少外族的入侵,但我们大汉民族挺住了,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多少英雄又为大汉民族默默逝去,他们在传承着我们民族精神。就是在我们大明王朝也是因反抗外族而立国,也经历了外族的入侵,我们的皇上屈服了吗?这就是民族血性!但就有那么多人为了跪舔上级,要求别人跪拜,阉割了自己,也想阉割我们的民族血性,这就是典型的的跟皇上对着干啊,现在还企图在军中要求行跪礼。这样的人国家弃之,民族弃之,历史也会弃之,他们与秦桧又有什么区别。”高起潜听到这里脸都吓白了,浑身发抖,惊恐怨毒的看着侃侃而谈王佑安。而周围的武将们则神采飞扬,脸色潮红,把腰板挺得更直了。
朱大典看了一眼旁边惊恐的高起潜,心中洒然一笑,缓缓开口说:“王参将博闻强识,学识了得呀!这个行礼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又向王佑安介绍军中的将军。历史上参加登州平叛的军队是由太监高起潜监护军饷,总兵金国奇为帅,下辖靳国臣、祖大弼、祖宽、张韬、吴襄、吴三桂等名将。天津总兵王洪、保定总兵刘国柱、通州总兵杨御蕃、蓟门总兵邓玘、登州总兵吴安邦、昌平总兵陈洪范、东江总兵黄龙以及义勇总兵刘泽清。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关宁军只来了三千骑兵,祖大寿带队其余将领却是没有来,其他地方的援军和历史上差不多,只有东江总兵黄龙没有来。王佑安又一一行礼,一众将官也一一回礼,这礼回得有些混乱,有作揖的,有江湖人士抱拳的,也有用挙头击打胸前铠甲的,但没有人行跪礼。大帐里气氛和谐,热烈,但王佑安行礼时有意无意的漏掉了高起潜,虽然朱大典也介绍了他。大帐中高起潜身影显得那么寞落,那么孤独。
朱大典见王佑安全部见了礼,大家一阵相互吹牛恭维也差不多了,就轻咳了一声,旁边亲卫见众将官没有注意到,就大声说:“各位将军,总督大人请大家安静一下,军议开始了。”大家一听就各自按品序站成左右两列。王佑安因为是一个小小的参将,只能排在后面,但他个头太小,完全被前面人高马大的将官们遮挡得严严实实,朱大典歪着脖子找了好久才找到他。因为下一个议题中王佑安的态度很是重要,朱大典就想让他站前面,但王佑安死活不干,后面的位置好啊,主位上的人看不到他,他就可以摸鱼啊。如果朱大典要收拾他,他也能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大帐,他那个位置离门最近啊。朱大典没有再纠结位置的事,直接开口说:“陛下心忧登州之乱日久矣,平叛大军进入山东也有一两个月了。但上报的军报却是没有什么靓丽的战绩,我这个平叛大军的主帅也是如坐针毡,好在最近几天讨逆进展神速,已经连下三城,杀敌近五万,已经将叛军赶至登州附近,平叛胜利指日可待。我准备给陛下发一个平叛折子,派专人快马送去朝堂以解陛下之忧。取得如此成绩都离不开各位将军努力,如何叙功大家一起议议。王参将你先说说。”王佑安正准备在后面摸鱼,但听到说杀敌五万吓了一跳,我杀了这么多人吗?但又明白过来,报功嘛肯定是要有一个艺术加工嘛,才长十倍很厚道了。听到朱大典点了他的名,连忙往中间一站,大声说:“平叛能取得如此成绩全是总督大人运筹帷幄,卑职只是尽忠职守,不敢言功,叙功请总督大人作主便是。”一众将官却知道这功劳怎么来的,听王佑安这么识趣,都非常高兴,就这人拍马屁的功夫让人不舒服,怎么这么会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