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武则天的时代结束(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如此浓郁的文化氛围中,科举和武举考试也得以不断演进和完善。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一次。

首先是乡试,在各地举行,众多学子参加。考试内容涵盖儒家经典、诗赋、策论等。数日后放榜,成绩优异者获得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

会试在京城举行,难度更大,对考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要求更高。经过数日考试,优胜者进入殿试。

殿试由武则天亲自监考,考生们全力展现才华。殿试成绩排名,第一名被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成绩出色者会被直接授予官职,或进入翰林院等重要机构,成为朝廷储备的人才。

武举考试同样每年一次。先考武艺,包括骑马射箭、举重摔跤等;再考兵法,如布阵谋略、战场应变等。成绩出众者可获得相应的军职,为国家的军事力量贡献力量。

官员选拔方面打破常规,不论出身,唯才是举,只要有真才实学,都有机会被任用,为国家效力。

同时,她还重视文化教育,组织编纂了多部书籍,其中《兆人本业》和《臣轨》较为重要。

《兆人本业》着重介绍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与技术,涵盖农作物种植时节、农田灌溉技巧、农畜养殖要点等,目的是推动农业发展,保障民生。

《臣轨》主要阐述为官臣子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比如忠诚于君主、秉持公正廉洁、积极履行职责等,旨在规范臣下行为,巩固统治。

武则天的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武氏家族的崛起。由于她对人才选拔标准的放宽和对权力的掌控,使得与她关系亲近的武氏族人有了更多机会进入朝堂并获取高位。武氏家族如同久旱逢甘霖,开始崭露头角。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生前育有两子,分别是武元庆和武元爽,她还有两个亲姐妹。而在这之后的岁月里,武氏家族的子弟们,纷纷踏上了权力的舞台。

公元 690 年,武则天霸气称帝,改国号为周。从此,武氏家族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武三思这个精明狡黠之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夏官尚书,开始在朝堂上崭露头角。

公元 691 年,武承嗣更是春风得意,被封为魏王,一时间权势滔天。

公元 692 年,这武氏族人在朝堂之上那叫一个专横跋扈,他们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将整个朝堂搅得乌烟瘴气。

公元 697 年,武三思又进一步进位为特进、太子宾客,威风凛凛,不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