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颁罪己诏(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民军入驻河套数年,却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军士伤亡,百姓苦楚,致使无数家庭离散,朕心悲痛。

反思先军后民之策,未能完成轻徭减负之承诺,致百姓遭受饥饿、寒冷、疾病之苦,此乃扰劳天下之乱政,朕不忍再闻。

为图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百姓福祉,即日起改国政为先民后军之策。禁苛暴,停征兵,止擅赋,力工农,无为而治,天下自安。

奈何天下局势纷乱,恐国家遭受外敌入侵,百姓朝不保夕。朕愿与清国、明国、俄国、哈萨克、漠北蒙古联盟讲和,割地赔偿也在所不惜,图求国泰民安。

朕知错,愿与治下百姓同甘共苦,再入忠烈祠修心、修行、修身,韬光养晦、以正三观。”

马超的这道罪己诏,就如同一声惊雷,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人们感受到了马超的真诚与愧疚,也看到了他为改变现状,所愿意做出的努力。

都期待着马超这位皇帝,能带领他们摆脱困境,走向美好的未来,创建出一个美轮美奂的大同理想国度。

然而,在这个纷乱的时代,马超颁布的韬光养晦政策,也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刚刚成立的中华帝国依然四面楚歌。

黄太吉派索尼率五千兵马,协助巴雅尔返回漠北,通过武力再度组建喀尔喀联盟,实际控制了整个漠北草原。

清国的这一行动,无疑给中华帝国的北方边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多尔衮率领两万兵马,继续征伐蒙古国漠南三郡。人民军与蒙古军奋起抵抗,与清军展开了长达一年的艰苦缠斗。

在这场战争中,数以千计的将士血洒疆场,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为了换取暂时的安宁,中华帝国不得不割让土地给清国。

在漠西,徐小虎的第二军苦苦支撑。面对多国联军的强大攻势,他们不得不后撤三百里,才堪堪稳住阵脚。

但即便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第二军在漠西草原建起了十处屯田所,巩固了占领区内的统治。

伊宝忠的第一军,在西域则取得了辉煌的战绩,瓦解了吐鲁番、叶尔羌、土默特部联军。

招抚吐鲁番部,迫使叶尔羌西逃,土默特部则退入了乌斯藏,也就是后世的西藏地区。

第一军兵强马壮,连同蒙古军和仆从军,规模已经达到了三万五千人。

他们将西逃的叶尔羌部交由第三军牵制,全军进入西藏,并成功获得了黄教的支持。

在西藏的土地上,第一军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统治力,为中华帝国开拓了大片疆土。

警卫团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兵力翻倍后,全面接管了河套内的安全防御,成为了马超不再轻易示人的秘密王牌。

这一年的明国境内,乱战依然不断。李自成、张献忠两支流寇队伍快速崛起,在陕西与河南境内拥有了巩固的根据地,拥兵几十万与明军战斗。

蓟州长城被清军牢牢掌控,明国朝廷多次组织兵马出征,但却都是无功而返。

导致辽东镇与京畿断绝了陆上交通,明国朝廷只得从天津海港为其运送给养,以求北方门户不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