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对门三阁老,一巷九尚书(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他的嘴上,还是说个不停。
“就说这蒲州的老大人韩旷。
听说马上就要出山,进内阁当次辅,给咱们晋商撑腰了。
这鬼消息,都在这四九城里传疯了,邪乎得传了两个月,还没下文。
那韩老大人到现在,还在蒲州没挪窝呢。
你是没看见这些日子。
蒲州张王两家的嘴脸,好像那韩旷跟他们一个姓似的。
仿佛韩旷当了次辅,他们两家就可以在京城横着走了。
哼,想得美。”
京城六必居,鼎鼎大名的酱菜园子,是临汾赵家的产业。
这赵掌柜就是六必居的,听着姜赞堂口无遮拦,越说越离谱。
他是个谨小慎微的主,赶紧打手势,让姜赞堂噤声。
“姜家少主,赶紧别说话了。
此处人多嘴杂。
蒲州势大,张王两家自成一派,号曰儒商。
最能煽动人心,对对手群起攻之。
你可要管住嘴巴,不要给咱临襄会馆,添惹麻烦。”
亢同德放下账本,感叹一句。
“赵掌柜说的极是,姜老弟,你可长点心吧。
不要无缘无故就树敌,这非经商之道。
对门三阁老,一巷九尚书。
说的就是这蒲州城。
不说前朝出来的先贤。
这蒲州城就咱们国朝两百多年,就出了多位阁老大臣。
张四维、杨博、王崇古再到现在的韩旷、孟时芳。
哪个不是大明的柱国之才。
我等其余地方的晋商。
虽也讲究,经商优则仕。
但到底比不上人家底蕴深厚,人杰地灵······”
“可不是吗?亢兄说得着实在理。
那蒲州可是尧舜的故里。
绵延至今数千年的古城,不知出了多少大儒文士。
可惜后来者出息大了,到底还是让这千年古城,文萃之地,沾染上了铜臭味。
成了山西出名的商人聚集地。”
姜赞堂还是那张臭嘴,说出来的话不仅酸溜溜,还让人跳脚骂娘。
“嗨,扯那些闲篇干什么?
我本来想说什么来着?
唉,对了。
我这是想讽刺,蒲州那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