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朝鲜投降(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父王,你不要再想着明国的增援了,明国唯一派来的援兵桐城营,只有不过一千五百人,东江虽然派来了黄孙茂和邵启,但是他们却没有带来一兵一卒。而且桐城营也已撤离江华岛,我们大朝鲜早就孤立无援了。还望父王明鉴啊。”
李倧还是哭泣不止。
多尔衮看出了李淏的软蛋,缓缓地将佩刀拔出一半,凤林大君见得清楚,当即吓的立刻跪下趴伏于地连续磕头道:
“父王救我啊,他们真的会杀人的……呜呜”
李倧再也不能无动于衷,赶忙下令主和派大臣崔鸣吉下城进行“和平谈判”。
其实也由不得李倧不投降,随着南汉山城的被围日久,南汉山城内的情况变得越来越恶化:城中粮草匮乏,到最后只能杀马充饥,时间久了,战马都被杀光了;天寒地冻,守城兵士却严重缺乏御寒的冬衣,只能用草席来抵挡凛冽的风雪,双手被冻得连兵器都拿不住。而一些朝中大臣竟然还有心思进行宴饮,完全没有任何抚恤基层将士的想法。守军们因此士气日益低落,战心全无。
崔鸣吉在事后对朝鲜国王李倧的上疏中,回忆当时的困境道:
“南汉之役,孤城守围四十余日,中外不通,命脉断绝。内而守堞将士冻馁垂死,外而八路援兵相继溃败,城中见粮不支旬日,而江华败报忽至,俄顷之间,军情汹汹,不测之变,迫在目前,当此之时,智者无所用其智,勇者无所施其勇。”
由此可见即使没有凤林大君的劝降,南汉山城实际上也是濒临崩溃了。
可是这一点也是皇太极无法知晓的,他只知道南汉山城中还有超过一万三千多朝鲜正规军,城墙坚固无法短期内被攻下。
而且由于扬古利的阵亡,对于整个清军的士气打击非常大,皇太极无法再承受持续性的巨大损失了,否则他此次攻打朝鲜的战略成果就会大打折扣,他本人的威望就会大打折扣。
这样的信息差和实际情况,是皇太极最后时刻还在坚持招降的根本原因,这也让朝鲜王国逃过一劫。
力主招降的皇太极对非常识时务的凤林大君李淏非常满意,心里已经有意扶持李淏上位的想法。而凤林大君的亲兄长昭显世子的悲剧命运已经注定。
崔鸣吉来到城外大营后,清国负责谈判任务的英俄尔岱秉承着皇太极的旨意,宣布了以下条款:
一、当去明国之年号,绝明国之交往,献纳明国所与之诰命册印,采用大清年号,并按期躬来进谒(笔者注此条很明显是要朝鲜断绝与明的交往,成为清国的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