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告一段落(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恪其实也是冤,因为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到所谓的光复大隋的事业中去,也从来都没有想过,但他那特殊的血脉却拉扯着身不由己的他钻了进去。

没有任何退路。

“怎么,担心了?”

霸上的冯府,进入六月份后的长安已经有些酷热的意思了,太阳毫不吝啬地为大地放送着它的热力。

哪怕是在岭南呆过近二十年,冯智彧依旧不喜欢这样的天气。

“多少有一些。”面对冯智彧,李恪没有隐瞒的意思,而是很干脆的点了点头。

他是个心事很重的人,他总是把他的生母杨妃以及弟弟李愔的安危都记挂在心上,而且是属于那种别人不说也会那么做的人。

但同时他也还是个孩子,还没有学会喜怒不形于色,也不能够很好的隐藏自己的心事。

那些所谓的后隋人余孽被抓到了,虽然他从未参与也从未想过参与到其中去,但他依旧害怕人们那无边无际的联想把他也给扯进去,继而威胁到他的母妃和弟弟的安危。

担心自己的母亲和弟弟,这应该是人之常情了,毕竟汉人流传几千年的思想就是这样的,但有些时候这却能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既然这老人不是你撞倒的,那你为什么要去扶呢?

就好像后世这不讲理的理论一样,大唐时期的人也会有这样完全不讲道理的理论。

既然你和他们没关系,但你为什么要担心呢?

“放心吧,父皇虽然不是个细致入微明察秋毫的人,但在这种事情上也不会放松的。”

因为知道自己这个弟子的担心,所以冯智彧在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开解他。

冯智彧知道他不是最了解自己那个老丈人的人,但他了解的程度却绝对要远胜于常人,甚至是李恪这个李世民的亲儿子。

因为自己是通过那种所谓不正当手段才坐上那个位置的,所以李世民是最希望他的儿子兄弟和睦的人,这也是历史上的他为什么对李泰和李承乾一再放过的原因。

“什么叫做朕不是个细致入微明察秋毫的人?”

一道浑厚的声音打乱了李恪才稍稍放松下来的心情,这道声音让他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我不是针对您,而是说历史上的历代皇帝都注定了不会是明察秋毫的人。”

和李恪的胆战心惊不同,冯智彧倒是放松的很,甚至连起身的动作都没有。

“每天都要处理奏章事务,现在还有齐鲁一代的旱灾、峰州和交趾一代的酋长,您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明察秋毫?”

“你要是这么说的话我可就不反驳了。”李世民毫不客气地接下来了这些话,但殊不知这并不是什么赞美之词。

冯智彧所谓的不能明察秋毫细致入微并非是什么好话,而是说做皇帝的总是会刻意的去做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里是有好有坏的。

比如明朝的朱元璋,明初四大案里面死的就都是该死的人吗?哪怕是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做法是对的,那也难免在四大案里卷进去了很多无辜的人。

空印案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说啊,这帝王之心最是难测,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不高兴,什么时候要处理谁什么时候要提拔谁。

而冯智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自认为他了解眼下的形势。

这种造反的事情一出,李世民肯定不能够牵连李恪这个被动方,就算李恪不是他的儿子也是一样的,因为这很容易会闹得人心惶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