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霍元甲》(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作为亲身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都应该感到高兴和自豪。
“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个目标,并亲身用自己的付出,来见证九州崛起的过程。”
他的话很简短,也说不上慷慨激昂。
但还是态度鲜明的。
也明确了电视台,在改革上的目标与信心,那就是……精品概念。
响鼓不用重锤,几句话简单的交代一番,整个剧组就开始运转起来。
服道化以及演员都去做准备了,摄像组与灯光组,则开始调试设备器材。
虽然已经熟悉了好几天了。
但是,他们的心头依然很是振奋,因为,这都是莫非提供的新一代摄影设备。
为什么这时候的电视剧,差不多都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
因为摄像机笨重的让你压根儿就没有别的选择。
它不但功耗大、活动性差,而且使用前还要预热。
只能适用于室内。
访谈和晚会类节目的录制,倒是没什么问题。
但如果是出外景,那就只能用胶片式的16mm电影摄录机了。
而这样一来,成本就肉眼可见的飙升了。
但是,还是那句话,你没有别的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发现,看那时候的老电视剧,有时候,画面会饱和感很强,色彩很浓烈,而有的时候,却色彩极其暗淡,看不出丝毫质感。
那是因为就算胶片洗印后,就算是利用胶转磁技术制作成为录像带,其画质也不是录像带摄影机所能比拟的。
所以,剪辑在一起后,也就出现了段落画质上的明显差异化。
比如这时期的《上海滩》、《楚留香》、《大侠霍元甲》、《陈真》、《沈胜衣》等。
都有这种情况。
至于后世才有的调色师,放在这个年代那就是外星人的存在,压根就找不到那个物种,最起码在地球上,还属于极其稀缺的……
而莫非提供的这些设备,统一配备的存储介质,都是金属录像带,无论是画质还是时长,都提高了不少。
而且,便携式的摄像机,虽然还无法与后世的相比。
但放在当下,已经足够让那些摄影师欣喜若狂了。
黄夕照在交待完事情后就离开了。
莫非则拉着徐晓明,阐述自己对拍摄上的要求,“我不想要那种娇柔做作以及浮夸的表演,那让人看上去会很假,所以,这种流于表面形式的表演,直接摒弃。”
他拿出来的《霍元甲》,和原本的《大侠霍元甲》可不太一样。
因为原版里面的人物设计,显得有些弱智,无论是对话、行事,还是人物性格以及细节的安排上。
都显得很不合理也很乱。
所以,莫非几乎是等于重新写的故事线。
是他在上课时间里,花了好几天才磨出来的剧本。
或许以后来者的眼光去看,还谈不上有多么出彩,但以当前世人的欣赏眼光来看,那绝对属于惊艳一类的。
对于动作设计,他的要求就更高了。
那种僵硬的一招一式,还伴随着“哈哈哼哼”呼喝的风格,也不是他的追求。
一个仰角镜头,就能实现角色轻功飞踹的画面,也不是他想要的。
动不动,就自己练上一段花架式的镜头,更是能让他郁闷到吐血。
看看陈真的师傅临死前,还要回光返照一般的打斗一场。
真的感觉无比怪异。
莫非想要的,是那种行云流水一般飘逸潇洒、矫健舒展、灵活敏捷的动作画面。
是那种给人以视觉冲击力的震撼画面感。
中远景有武术套路对打的感觉,近景与特写,可以拍出拳拳到肉的真实感的那种。
比如,飞起一脚踢碎一个椅子或桌子,再配上一点儿镁粉,也就是那种体育比赛中常用的滑粉,在镜头里一旦呈现出来,就会显得无比的震撼又真实。
能给人一种心里一紧,并感同身受的刺激感。
其实,这个也不复杂,只是现在还没人会用而已。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简易的拼凑起一个板凳,用丝线系在一起,打斗时,配合角色的动作,只要一拉丝线,整个凳子就会四分五裂。
而随着镁粉暴起的扬尘,就能表现出功夫里,那种爆发力十足的真实冲击感。
再比如。
打在身上肌肉的震颤,打在脸上面部扭曲的画面等。
其实这样的镜头,都很好拍的。
以现在荧幕那低到可怜的分辨率,只需要用特写镜头,拍一个拳慢慢打在脸上,被打者配合做一个表情就可以了。
一点儿也不疼,都不需要特效。
只需要通过快速的剪辑,配上音效,就能实现一个很有冲击力的画面感。
当然了。
这些也只能用在电视上,放在电影银幕上的话,那就有些假了。
那也不是现在莫非需要考虑的事儿。
他现在要做的,是电视剧。
而需要做的,无非就是相互之间的配合而已,莫非就打算用时间来一点点的磨合,直到满意为止。
说心里话。
他拍这部电视剧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来练手的,只要能培养出几个能用得上的好手,那就是最大的成功。
所以,他直接把高君也给塞了进来,为的,同样是是培养人才。
他一边给徐晓明讲解,一边把一些还没出现的小窍门教给他,开拓一下他的思路与眼界。
其实很多东西,说白了都属于窗户纸类型的,一戳就破。
而以徐晓明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经历,只要把它戳破了,他瞬间就能把很多东西联系在一起。
甚至能推陈出新,延伸到更多的应用上。
这,也是莫非最期望看到的结果。
他甚至会在这部剧的拍摄过程中,拉箫升、麦当熊、萧若远等人也都过来看看,实践体验一下这种追求质量与品质的精细化规程。
莫非觉得,做这样的事情,很有一种改变历史的成就感。
而且,毕竟之后还是要成立影视制作公司的嘛。
而这些人,可都是一把好手。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放过任何培养的机会,就是一种无形中的督促,称不上拔苗助长。
因为莫非不缺时间,也不缺耐心。
如果用一部甚至是几部的剧集,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那无疑是非常划算的。
这笔帐,他心里算的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