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汉军迂回遭识破 李玄贞故技重施(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第一波冲锋的失败,后续的汉军士兵在狭窄的滩涂上艰难前行,却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赵军的步兵与骑兵在防线后待命。待汉军登陆立足未稳之际,便发起凶猛的反击。
一时间,淮水西岸,两军将士喊杀声、战马嘶鸣声不绝于耳。然而,面对赵军坚不可摧的防线,汉军前锋营逐渐力竭,最终无奈败退,撤回西岸。
……
这一日,汉军再次东进受阻,王彦章等人带着麾下兵卒无奈撤军归营,士气受挫。
夜幕降临,汉军大营内灯火通明,众将齐聚一堂,气氛凝重。薛平之、李玄贞、陈颂、沐白、句盛、王彦章、杨燕戟等将领围坐于沙盘前,眉头紧锁,目光聚焦于那条横亘在前的淮水天堑。
“我等已连续进攻半月有余,却未能在赵军防线上撕开一丝裂缝。”身为前锋营军将的王彦章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不甘。
“赵军防线固若金汤,正面强攻已不可取。”杨燕戟补充道,手指在沙盘上划过,思考着破敌之策。
“本将在淮左多年,熟知水文、地理。或许,我们可以考虑迂回战术。”薛平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绕过赵军主力,寻找薄弱之处,实施突袭。”
沐白点头赞同:“此计可行,但需精兵强将,且行动必须迅速隐蔽,方能奏效。”
陈颂则沉思片刻后道:“那咱们需要正面佯攻,分散赵军注意力,为迂回包抄创造机会。”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众将最终达成共识,决定采取多路并进、虚实结合的战术,一方面继续以小部分兵力正面牵制赵军,另一方面则秘密调集精锐,准备迂回作战,誓要打破淮水防线,直捣赵国腹地。
……
东岸 赵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北境侯牧云清端坐于帅案之后,扫视着帐内众人。帐中,骁将连山、牧瓶、牧浅羽,皆已整装待发,神情肃穆,等待着主帅的军令。
“诸位,汉军近日的攻势虽猛,却屡屡受挫于我军。”牧云清缓缓开口,“然则,敌将薛平之几人非无能之辈,必有后招。本侯以为,汉军接下来极可能采取正面佯攻,实则向侧翼迂回之策,意图寻我防线之隙,一击即溃。”
身材魁梧的连山闻言眉头紧锁,沉声道:“侯爷所言极是,但汉军若真要迂回,可选之处甚多,我等又如何判断其确切动向?”
牧云清微微一笑,目光转向一旁,镇守淮右的将领张基,随即上前说道:“侯爷,诸位将军。且看这横坳滩,看似不起眼,实则水流平缓,易于渡河,薛平之久居淮左,熟知地理,正是汉军可能选择的目标。此地隐蔽,易于突袭,我军若不早作准备,恐遭不测。”
牧瓶闻言点头赞同:“如此看来,横坳滩的确是个容易被忽略的弱点。我等应立即布防,以防万一。”
牧云清赞许地点点头,随即下令:“好!连山,你率五千步骑,于横坳滩后隐蔽设伏,待汉军渡河过半,即刻发动攻击,务必全歼其前锋;牧瓶,你领一千步兵,于滩前布下疑阵,日夜轮换,不可有丝毫懈怠;牧浅羽,令你都督此处防线,以防汉军声东击西。”
“遵命!”三人齐声应答,随即各自领命而去,帐内只留下牧云清一人,凝视着地图,心中暗自盘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