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抢大米(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李小牙将侍郎宅邸的粮食全搬回镇抚司后,放出了一个消息,王侍郎体恤灾民,拆房捐木还不够,还自愿将家中存粮全部捐出赈灾,真乃为官之典范。
王侍郎收到风声,差点一口老血喷出去。
南京城的官员们收到消息后,一个个按兵不动,这年头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倒是南京的商贾富豪们闻声而动,一车又一车的粮食运向锦衣卫镇抚司,上次捐了一点木头,得到御赐积善之家的名号,不知道这次捐粮,会不会到得一块货真价实的御赐积善之家牌匾?
他们商贾之家,若是能得到一块御赐的积善之家牌匾,不但是莫大的荣幸,也算一种庇护。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德行善,恩泽子孙。
当然,御赐牌匾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这只是商贾富豪们的一个念想罢了。
也有不少人,捐粮并不是为了积善之家的名号牌匾,他们只是单纯的想回馈于民,譬如费同奉,一心想着救济灾民,但又不敢擅自赈灾,怕引来非议,正好借此机会,购买了大批粮食捐献。
费同奉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家中经营肉铺,却没有捐肉,捐肉赈灾,可不是明智之举,灾民们饭都吃不上了,捐肉给灾民,这不是讽刺吗?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李小牙并没有将商贾富豪们捐上来的粮食囤积,而是登记造册后,立即转运给赈灾巡抚钦差,第一时间将粮食发放到灾民手上。
南京的官员们眼见商贾富豪们纷纷慷慨捐粮,面子上挂不住了,一个个也象征性地捐出余粮,精明的大佬们也嗅到了圣意,一车车粮食从公侯勋贵府中运出来,交给南京锦衣卫镇抚司。
可能是南京城官员起了一个表率作用,南直隶各府的官绅也纷纷捐出银粮。
南直隶的饥荒问题,也因此得到极大缓解。
但聪明人都知道,此举只治标,并不治本,若不能处理数以十万计的流民问题,饥荒会一直持续,骇人听闻的流民人吃人现象仍会出现。
李小牙能深切直观的感受到饥荒带来的影响,南京城中的乞丐人数翻了十倍,盗抢案件翻了十倍,杀人越货事件频发,为何一个农业生产力远超历朝的国家,国库会如此空虚?一个官员家中储粮数万斤,而不远处的官府赈灾粮仓,却一粒粮食都没有?
大明官员的俸禄少得可怜,官员也因此出现很严重的两极分化,要么富得流油,要么穷得赤白。
李小牙身处官场,感受颇深,他若是想刻意敛财,简直不要太容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并不是玩笑的,知府以上的官员,为官一任,不必刻意去捞,都能轻松捞到十万两家财。
前任锦衣卫大都督江彬,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使钱宁,他们被清算砍头抄家的时候,哪一个家中没有数百万两银子家财?他们都不算那种贪得无厌,刻意搜刮民脂民膏的类型了,如阉贼刘瑾那种刻意敛财的,被砍头抄家的时候,光是金银便有数千万两银子,还不包括名下宅院田产的价值。
李小牙站在镇抚司大门口,看着一车车粮食进进出出,心情略显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