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奉先意外救金城 元直私探晓毒计(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魏续,回来!”高顺见对面阵中冲出两将,遂大喝一声,率领麾下五百骑兵上前接应魏续。魏续自刚才与努吉一战,也知道自己不过是占着兵刃之利,侥幸胜了一场。如今体力匮乏,气喘如牛,又见两名羌将冲出,自知不敌,听见高顺呼声,立即调转马头向着本阵而去。

阿左丹和彻力两人见魏续要逃,哪里肯干休,即使看到对方有骑兵冲出接应,也不管不顾的向着魏续冲了上去,誓要为好兄弟努吉报仇。而四部羌族首领此时则有些傻眼,这完全跟预想的不一样啊,挥军追上去吧,那可就是与大汉官军正面开战了;如果不追上去,又怕麾下的勇士有失,在普通士卒不明白情况的前提下,恐会士气受挫,将士寒心,对自己在部族中威望有损。

无奈之下,四部首领只得让另外两名勇士率五千骑兵出战救回阿左丹和彻力。可不料此时,羌军后方一阵闷雷般的马蹄声响起,一员雄壮威武的汉将率领着两千骑兵向着羌族后军冲锋而来,距离已经不足两里。四部首领只能仓促迎战,亲自前往后军坐镇。

两里地说起来不短,但也不过相当于今天830米左右,在战马狂奔的情况下,也就分把钟时间。羌军都还没有完全调过头,便被汉军骑兵撞进了大阵之中。在当先那员汉将的率领下,毫无停滞的于羌军阵中左冲右突,杀得衣甲相对简陋的羌军哭爹喊娘,惨叫哀嚎。

四部首领看着阵中成片倒下的部族儿郎,心疼至极,遂打算联手拿下当先的汉将,限制汉军骑兵的速度,减小麾下损失,逼迫这支汉军骑兵投降,这样也可继续执行马腾的计策。便向着当先的汉将靠了过去,罕羌首领特戈更是大喊道:“阵中汉将,可留姓名?”

“九原吕布是也!”话音刚落,不过几息时间,吕布便已冲至特戈身前,一矛刺在了挡在特戈身前的亲卫咽喉,并顺势将亲卫直接挑起,砸向了特戈。

还未等其他三名首领和周围的亲卫有所反应,特戈就被砸下了马背,随后,骑术登峰造极的吕布,控制着马匹已经来到特戈跟前,一马蹄就踏在了倒地的特戈头上,同时还将沈氐羌首领力来同,一矛穿腹,挑在了矛尖上。

而矛尖上的力来同则是痛苦的哀嚎惨叫,则是把其余两位首领和周围的士卒吓得齐齐后退。吕布可不管这些,趁着周围的羌军士卒后退,双手持矛,一声大喝“起!”就将力来同挑起扔了出去,而胯下战马不停,冲到且冻羌首领跟前,一把挑飞其兵器,伸手将其生擒过来,夹在肋下。

虔人羌首领见吕布再次冲过来,吓得赶忙开口:“我投...”降字还未出口,被吕布挑飞的且冻羌首领兵刃就飞了过来,将虔人羌首领的脑袋刺了个对穿。

周围的羌族士兵见四位首领三死一被擒,瞬间士气崩溃,大喊着开始四散逃命。跟随吕布而来的骑兵则是士气大振,高声呼喝着开始追杀四散的羌族溃兵。

吕布停驻在原地,有些意外的看了看被挑飞兵器击杀的虔人羌首领尸体,把肋下的且冻羌首领扔在地上对身边的亲卫士兵道:“绑了!”

城楼上,贾诩万分意外的看着从羌军后军突袭而来的骑兵,心里嘀咕道:这卫将军麾下骑兵这么厉害么?比我预计的早了至少六个时辰回到金城,而且还能够投入战斗,他们都不累的么?这样的话,城中的布置就没用了,还是赶紧撤去,免得被人看出端倪。遂对身边的士兵传令撤去四门的布置。只是贾诩不知道的是,吕布能够如此快速的返回也是仗着马上三件套之功,这也间接的拯救了金城的一城百姓。

至于高顺、魏续二人则是汇合后绕着城墙向东而去,被四部首领派出的五千骑兵跟着四名将领一路追赶。眼看要到东城门下,一骑羌军将领疾驰而来,截住四人,将四部首领三死一被擒的情况一说,众军大哗,四将眼看士气将崩,不得已率领着五千骑兵向东逃遁而去。

至于羌军大营之中,除了被绑缚在帐中的马腾,早已空无一人,马腾麾下的兵马也被溃散的羌军裹挟,四散而逃。要是马腾早知道会是如此结局,估计会抽当时出主意的自己两个大嘴巴子。不过万幸的是,包括贾诩都相信了马腾是被挟持之事,倒是让他再次回到了大汉官方序列,可能唯一心疼的就是自己麾下的大军跑的一个不剩了。

至于徐庶,从此战结束后,就一直偷偷的在金城内外四处调查,然后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慢慢的拼凑出了贾诩的计策。

但是当徐庶把所有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时,仍然不敢相信贾诩居然会如此做,那可是金城几万百姓,加上驻守金城的最少一半士兵。原以为让自己掘堤放大河之水,已经够毒了,没想到还有更毒的。不愧是被老师称为“毒士”之人。如果不是吕布率军返回之快,超出了贾诩的预期,恐怕从此后这金城之地真的再无人迹。

不过徐庶也从此对贾诩有了深刻的认识,除了跟着学习时,绝不同贾诩亲近,毕竟徐庶是非常厌恶这种视人命如草芥的做派,跟自己的侠义之心完全违背。但徐庶自认为高明的私下调查,难道真的瞒得过贾诩?让徐庶疏远自己,恐怕未尝不是贾诩的深意。

等何彧最新的命令传到后,张辽、吕布带着高顺四将以及马腾,率领着麾下所有部队,沿着大河向着幽州上谷郡而去。而贾诩则是奉命带着徐庶、张合向着洛阳城而来。

而此时的洛阳城内外,各个朝廷大臣、士族豪强之间,都在流传着一句似诗的谶语:回首苍龙再起处,应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