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6 山河表里(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新安地处洛阳西北,也是崤函古道的起点,自此向西,一路过渑池、越崤岭、穿函谷,直叩潼关,便可达于天府雄国的关中。
去年王师收复河洛,虽然后续并没有继续大规模的向关中推进,但哪怕仅仅只是出于巩固河洛区域安定,也免不了继续向西推进经略。
洛阳旧城早已残破不堪,镇内不如拓边,尤其洛阳周边更有所谓八关之险。当然,经年的战火纷飞令得这汉末八关早已经名存实亡,极少能够再发挥出原本的战略价值。但哪怕仅仅只是地险基础,这些关隘也仍然有着极大的价值。
在周边区域的经营中,西界安稳与否可谓重中之重。所以随着王师在洛阳站稳脚跟,兵力也开始逐渐向西面转移,新安也因此成为一座庞大的营垒基地,作为支持王师西进的一个支点。
自新安向西,经过永嘉之祸并两赵争霸的兵灾祸害,即便曾有什么兵事建筑,也都早已残破不堪。
但也并不是说这一段道途上就是完全的荒芜之地,石赵在扫灭汉赵势力时,多有兵众由此行过,后来也将许多关中豪强并杂胡迁至河北,沿途自然也留下许多作为临时落脚点的简易驻地,而且山岭之间不乏为了躲避兵祸而流窜集聚的民众所修筑的坞壁。
随着王师西进,这些驻地和坞壁自然也就被一一征用起来,支持着王师得以进入弘农郡内。
王师向西采取的是稳步推进的方略,而不是像中原和河北那样的奇正配合、阔进猛逐。
虽然河洛之地对于晋民而言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和情愫存在,但说实话,此境生民对王师的态度实在是谈不上多友好。
大概是自中朝宗王乱政祸国开始,此境便频频被兵灾侵扰戕害,长达数十年的纷乱,就算有人短暂占据,也根本没有能够给此地带来稳定的秩序,加上各方强梁呼啸而过,使得这里生民成分也变得复杂起来。
所以民众们对于成规模的武装力量有种发乎本能的厌倦和畏惧,而落实在行为上那就是敌视乃至于敌对,至不济也是拒不配合。所谓的王师,在他们看来与往年肆虐此境的乱军也根本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而这一段崤函古道,本身也并不适合大军团的集中会战,若是小股精锐扫荡游击的话,对于地理路径又不熟悉。
所以王师在这个方面进行的非常不顺利,就算没有大规模成建制的敌军阻拦敌对,也是足足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打通崤函古道,前锋军队得以深入驻扎在函谷故关。
这种说法其实还是不乏饰美,如果用更现实的说法,那就是王师所过、寸草不留,沿途凡有生民所聚,必须要攻克下来,坞壁拆除,人丁掳走,连一间茅棚都不能留下!
之所以要将沿途所过区域肃清得如此干净,主要还是为了保障后勤通道的安全。此前王师其实也是抱着安抚兼合作的态度,结果此境生民实在太过彪悍且不服管束,大军在境则俯首帖耳,不敢反抗,一旦察觉到军队调动,必有反叛乃至于偷袭后勤辎重的行为!
几番受挫,王师也将态度转为绝对的强硬,沿途但凡遇到坞壁据点,先下投降通牒,一旦逾期则决不留情,一概以敌国逆徒以待,严抗者杀无赦,逃窜者追剿到底!
因此过去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西线虽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事发生,但若讲起伤亡与斩获,甚至较之去年的收复之战还要高得多!原因只在于这是一条鲜血浸透的血色征途!
这样做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这一条长达数百里的战略通道已经为王师彻底掌握,即便还有一些零星的流窜乱卒,也已经不成大患。从洛阳一直到函谷故关,如果不考虑天然的地理限制,道路已经变得畅通无阻,完全杜绝了人为的隐患。
但是兵势达于函谷故关,并不意味着河洛以西便可高枕无忧。
诚然早年尤其是战国时期,函谷关号称丸泥可塞、隔绝东西的强大要塞,给秦国提供了能够恃此提控关东六国的有利战略地位,但自汉以降,尤其是在新安修筑新的函谷关后,这关口的战略地位便逐渐下降。
还有一点就在于秦函谷关所在依于桃林,桃林便是后世所谓稠桑原,乃是黄河流域一个比较特殊的陂塬地形,桃林危壁绝高,顶上虽然平坦,但却是一片植被茂密的原始丛林,很难容许大军通过。北缘黄河直切而过,危壁险川难以通行,唯有函谷一线才可连接东西。
可是汉季之后,桃林这一片原始丛林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原本人迹罕至的荒野变做农业繁荣地带,这也令函谷古道的险要性降低下来。
即便不提政治、经济上的原因,还有一点最重要不可忽略,那就是黄河水位下降,使得黄河与桃林之间出现大片的滩地,不再是彼此紧凑难作通行。
早在后汉末期魏武曹操西进,便因函谷故道狭窄逼仄,而在黄河与桃林之间的河滩再开新道,后来更是直接在秦函谷关之北再筑关城,同样命名为函谷关。
所以单就眼下而言,以函谷关为名的地点便有足足三处,所谓的丸泥可塞,早已经成了只得几声唏嘘的古旧故事。尽管晋军王师已经将兵锋探到了秦时函谷故关,也并不能完全杜绝来自西面关中的兵事侵扰和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