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东林书院(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帝近日悠然自得,京城朝堂经其雷霆手段后,一片肃穆,再无敢以迂腐之词对其横眉冷对者。
他不仅如愿以偿,将朝会时辰调整为“朝九晚五”,更在勤政之余,收获了后宫佳音——周皇后、袁、沈、方四妃接连有喜,引得朝臣如温体仁、陈奇瑜等频频上疏,劝其珍惜龙体,以国为重。
崇祯深谙“身强则百事兴”之理,遂于紫禁城中辟出一隅,匠心独运,打造了一处皇家健身房,其内设施一应俱全,操场宽敞,健身器具琳琅满目。
新任工部尚书毕懋康,堪称巧手天工,崇祯所构想的哑铃、杠铃、乃至单双杠等器械,皆能一一化为实物,满足其锻炼之需。
得益于朝制之变,崇祯得以有更多闲暇沉浸于健身之乐,时而更邀黄得功、周遇吉等骁勇将领为伴,切磋武艺,研习实战拳脚。
此二人皆是从烽火连天的战场中浴血奋战而出,其武艺高强,曾令崇祯皇帝心生向往,而今并肩共练,更添几分豪情壮志。
他恍然大悟,中华武术之精髓非不存在,实乃其锋芒已隐于无战之世。
昔日黄得功一击即溃敌兵,拳风呼啸,周遇吉独战群雄,未尝一败,月余之间,陪练士卒多致残废,尽显武术实战之残酷。
奈何岁月流转,通背、八极等拳术,皆源自古战场之铁血交锋,军中习艺,旨在杀敌,无丝毫浮华。
而今世态平和,谁又敢轻易再现那生死相搏之景?
至于烦忧之事,东林党人之清剿愈演愈烈,江南士绅老巢,反抗之声浪高迭起。
万千儒生,长袍加身,步上街头,更兼无知百姓,盲目跟从,游行示威,蔚为壮观。
此中百姓,或为谣言所惑,或为士绅家奴,锦衣卫竟成众矢之的,士绅势力错综复杂,江南一时乌烟瘴气,乱象丛生,几欲动荡。
“陛下,锦衣卫密报已至,南京贪腐清查之总旗陈国泰不幸罹难,另有四缇骑遭群殴毙命,数十伤重,尤以苏杭二府及无锡为甚,局势堪忧。”
锦衣卫指挥使韩山河面色凝重,语带悲愤。
虽曰清腐之名,实则朝中皆知,落水案乃一箭双雕之计,意在东林党人尽数落网。
韩山河心知肚明,肩上重担千钧。
数月间,东林党及其羽翼以笔墨为刃,口诛笔伐,致其声名狼藉,骂名滔滔,佞臣、走狗、皇权鹰犬之辞,尚属温婉。
“古来变法图强之路,无不荆棘满布,血泪交织。
朕既授尔指挥使之职,便当明了此中艰险。”
崇祯帝语出淡然,却藏锋芒,令韩山河心头一震,欲言又止。
“韩卿家,闻卿自掌锦衣以来,矢志重振其昔日辉煌。
可知那辉煌之下,皆是何物铸就?朕早颁旨,书生不得妄议国是,莫非锦衣诏狱竟成虚设?
若不足用,东厂铁狱、刑部天牢,皆可任卿调用。
胆敢滋事者,严惩不贷,斩草除根,此理浅显,何须朕赘言?”
崇祯帝言罢,微露愠色,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然陛下,滋事者多为东林书院学子,其后有张溥、张采二贤达,虽未入仕,却能以复社、东林之名,一呼百应,士子归心。
若处置失当,恐激起文人士大夫之愤,其势如潮,后果不堪设想……”韩山河言辞恳切,道出了心中的忧虑。
"崇祯帝一语断金,'东林书院,拆之无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