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星月选美(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快更新重生之小说巨匠!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床戏、激情戏、裸戏已经成为宣传影视剧的必杀技,尽管很多观众对这种噱头已经审美疲劳,甚至可以说没有几个人会为了这些东西走进影院,但手段匮乏的宣传团队扔孜孜不倦地做着这些工作。
柳敬亭关了“猥琐刀花”的聊天框,揉了揉太阳穴,可能是来到这个世界之后,面对的非议和谩骂已经太多,所以,内心变得越来越大,因此,那朵刀花带来的愤怒情绪转瞬即去,风过竹林,雁过寒潭。
静坐了一会,似乎想到什么有趣的事情,摇头一笑,然后进了江湖人论坛,看《七剑》的风评。
大家基本都在讨论凌未风和刘郁芳的纠葛,老道的读者基本能分析出两人的误会会贯穿整个故事的始终,不论是出于情节安排还是吊读者胃口,这个悬念都是必须要保留的,因为两人相认必然是情节上的一个大高潮,藉此把握住读者的期待感。
类似这种贯穿全文的矛盾设置,对作者来说,必须用之谨慎,一味地挑逗读者,最后只会适得其反。
也有一部分人对这种设定表示不喜欢,认为二人既是江湖儿女却没有江湖侠客身上的那种洒脱与不羁,实在让人看得费解,特别是二人如此拉风的身份,一个是天山神芒,一个是天地会总舵主,身负重任,实在不应该。
这个问题柳敬亭无法给出有效的解释,因为在彼世界,也有许多读者有类似评价。
令柳敬亭吃惊的是,这个帖子下面居然有个非常专业的解释帖,解释帖是从“小说人物塑造和作者本人性格及创作成熟度”的角度入手,特别详细地解释了楼主的疑问,柳敬亭也看得受益匪浅。
帖子中说到,几乎每一个作者的处女作的主角都会有将近六层及以上的经历和性格与自己相似,所以判定一个作者的天赋和才华,从他的第一部作品入手会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柳敬亭回忆了一下,当初读高中的时候,他试着写过一个校园故事,里面的主角几乎就是自己的翻版。
帖子后面继续解释道:“作者成长的过程就是他隔离自己和自己小说主人公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阶段,有些作者终其一生也没有跨出这一步。”
柳敬亭脑子里立即跳出一些作家,仔细想了想,似有所悟。
“当然,这一步并不是决定作家成就的唯一标尺,作家们在生活的过程中,眼界和经历都在增加,即便他的作品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做传,也未必就不能写出惊世之作。”
柳敬亭不禁想到曹雪芹。
“小说和文章中混入了作者的日常习性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从《龙虎》到《七剑》,不难看出古庸生先生必然是一个饱读诗书,文人气质浓厚的作者,凌未风和刘郁芳之所以一直不相认,自然是由二人的性格决定,而他们的性格自然又是作者本人性格的一种投射。”
看到这里,柳敬亭颇为赞许地点点头,尽管他知道这个桥段是直接借鉴《牛虻》,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正是梁师胸中有这种郁结之气,他才会对这个情节如此念念不忘,以至于连女主角的小名“琼”都是直接用的《牛虻》女主角的名字。
“然后就是代入感的问题,作者,特别是畅销书作者,他们在进行人物塑造到时候,必然要率先推算读者会如何看待这个角色,会不会有代入感,这个推算的过程也是作者本人自己代入的过程,有句话说,作者如果想让读者哭,首先自己要掉几滴眼泪。”
“在这种形势下,作者就不会对自己的主角太狠,会情不自禁地给主角戴上光环,所以我们经常发现某个作家塑造很多角色,但是这些主角之间总有几点相似的地方,这就是因为作者本人无法隔离自己和角色的关联,抛不开这个心理障碍,在人物塑造上很难做出质的突破。”
从作者本人性格上探讨作品角色性格的方法,在文学理论史上颇有一席之地,但是这种方法终究只能做为一个辅助手段,不必不信,不可偏信。
满脑子名家名作的柳敬亭,有太多的例子可以佐证这个帖子的某些观点,比如韦小宝、张无忌、袁承志乃至陈家洛,他们几人身上都有着非常显著的缺点和毛病,这些毛病出现在武侠小说的主角身上是非常危险的,但是作者就是有这种魄力和功力,用帖子里的话说,金庸先生属于已经踏出那一步的高手,他在创作的时候,已经能完全把自己和小说人物进行隔离,完全以一个叙述者和创作者的身份来进行故事构建。
这也是为什么,连那些刻薄的评论者也不得不承认金氏武侠的巨大艺术魅力。
柳敬亭把帖子拉到最后,看到发帖者的id:天道有常。心里默默记下这个名字。
……
“聊天聊得怎么样?”宫承恩拿到古庸生的wc号,立即发给了王芊芊,这一个小时之内,他已经第三遍打电话过来问这个问题。
王芊芊笑着答道:“他让我去死。”
古庸生最后一句话“你去问西施吧”倒的确有这个意思。
“什么?他居然敢……”
“好了,没事,我先惹得他生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