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初至辽东.(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
这一天,赵俊臣坐在轿中,翻阅着手上那本《汉书》,看到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内容之后,喃喃自语道:“众建诸侯啊,每当是看到这一部分内容,都会忍不住惊叹汉武帝的这般手段……根据后人总结,历史上的四大阳谋,分别是推恩令、围魏救赵、二桃杀三士、狭天子以令诸侯……在我看来,这其中又以推恩令最为无解,三言两语之间就抽空了诸侯们的根基……
细细想来,所谓‘阳谋’总结起来,就是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把自己手中的一些闲置资源变成炙手可热的珍贵之物,从而形成对自己更有利的局势,然后则是随势而动、顺势而发……
其中,这个‘势’字,就是利益与人心的意思,它只是一个引子,以利益所驱、以人心所向,把局势引导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而利益与人心之所趋,往往都是无可违背的,所以阳谋手段自然也就不会失败了。
当初周尚景曾是无意间提到过一件事情,那就是我若是能野心小一些,不似现在这般不受控制、难以预料,他其实很乐意合并周、赵二党,让我成为他的接班人……
从某方面而言,这就是一个极为高明的阳谋,不仅是让他的手中权势瞬间扩张近倍之多,我与‘赵党’众人也拥有了更安全的未来保障,在利益与人心的驱使之下,没有任何人能抗拒这般提议,而周尚景所付出的代价,也不是一句‘接班人’的承诺罢了!
相较而言,阴谋手段也同样重视利益与人心,但里面增添了太多无法见光的变数,譬如欺骗、强迫、蒙蔽等等手段,自然也就落于下乘了。
周尚景能使用阳谋、善使用阳谋,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一贯以来的公私兼顾,所以就成为了公认的臣权代表,总能争取到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官员的支持,也就总是站在大势一方……
但我并不似周尚景那般拥有百官认同,经验底蕴也有所不足,所以也不能盲目模仿周尚景的风格,必须要有自己的方式……
而我接下来的努力方向,就是尽量剔除自己计划之中像是欺骗、强迫、隐瞒等等因素,多加入一些人心与利益的考量,所有欺骗总有拆穿的那一天,所有强迫都会遭遇抵抗,所有蒙蔽也迟早要真相大白,但人心与利益却是很难改变的,总是让人积极主动、甘心受驱……
反过来讲,今后与周尚景、德庆皇帝他们为敌之际,面对他们的阳谋手段,也可以从改变利益与人心的方面下手……”
一时间,赵俊臣思考了许多东西。
在此之前,赵俊臣一直都专注于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反而没机会沉淀自己,也没工夫思考这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