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扛不住(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青瑶一听,靠之,这就是活脱脱的潜规则啊!要真是自己把田地放在亲爹的名下,估计亲爹知道自己的钱后第一件事就是退还这些钱,一定也跟大伯的正统思想一样,而自己怎么可能把这钱退回去?那就不能放爹名下。
如果叫李傲这个爹出面解决,估计不但不能解决,还会闹大,皇上都嘱咐爹他们低调了,不能置办任何的资产,哪怕是别人的名誉也不许。而且爹跟那些官府的文臣简直是死对头,还能有一丝一毫的情面?说不定官府知道我的田产跟爹有关后,故意折腾我都会有的。
"打听了没有,应该给他们多少,这事就算完?"青瑶不得不低头,先了解潜规则。
"除了交两成的官税,每亩另外再交一成。这个是普遍的行情,除非是有背景的另外说。"赵勇解释。
"那佃户一般需要几成能养活一家子?"青瑶问。
"一般二十亩需要五成可以养活五口人,要想有富余的粮食,就要租种更多的田,付出更多的劳力,遇到天灾就难了,别说富余的粮食,就是吃饱也难,还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时佃户一般另外用野菜,野果充饥。杭州一般的士绅都收佃户五成的粮食,需要上交官税的交两成,另外交一成给当地官府,而自己能留下两成。不过那些有功名的儒家,以及朝中有人的士绅,则是从佃户手里收整整五成,全部归自己所有。"
"每亩田一年算下来能收入多少银子?佃户每亩一年有多少收入?"青瑶继续。
"像我们这样好的水田,每亩一年种两季,上半年种小麦,下半年中水稻,总共能挣三两银子,除去1两5钱的赋税,再除去种子,耕牛,梨,肥料等,每亩能有一两的银子净得,租种的多才会得到的多,但也限于家里的壮丁多的情况。基本上,只要本地没有大的天灾,他们的所得还是能养活一家人的。"
"好了,我懂了,就按照官府的规则办事,该给他们的给他们,我们该收佃户五成的还是收五成,不能做的特殊,等回头我再看看,还有没有能增产的粮食作物。或者能提高田地利用率的,比如一年种三季粮食作物。"
"是,这一次官府的小吏透露给我们,要我们交这一季的一成,还有,要补交上一季的一成。"
我靠!官府办事还挺细致,能忍上一季不找我的麻烦,也是稳妥的人,应该是怕踩了铁板,观察这么长时间,果然弄清楚了,不留情了。你行,我就算是正常交税。好在我个人所得也不少,每亩的净得有0。6两,2000亩的水田一年净得1200两,这个价钱还是粮食比较平稳的时候的所得,怕就怕过些年,大明乱了,粮食的价格一路攀升,离谱的时候能比得上黄金,等自己找了稳妥的地盘之后,就建一些秘密粮仓。
等青瑶补交好了杭州知府的地方税之后,丝绸销售和酒坊也同样受到了知府的关照,要青瑶补交一年的治安费。
青瑶本来是不怕这条的,我爹是锦衣卫!谁敢跟我收保护费?青瑶坚持没几天,乖乖交了。只因为跟自己做生意的商户,受了官府的提示,都不跟青瑶啰嗦了。得,潜规则太强大,强大到杭州锦衣卫的女儿也扛不住。锦衣卫总不能逼着人家跟青瑶做生意吧?谁叫锦衣卫的名声太臭?臭到所有商户,士绅,官府都站一条战线,反对锦衣卫!连青瑶想想还是不敢在大街上叫:我爹是锦衣卫!
再说朝廷里面,这一年时间可是非常热闹。表面上看这一次杭州的士绅,富商损失钱财,实际上,连累的朝臣也损失,他们几乎都私底下跟这些人有深深的瓜葛,不是他们指使家仆在外经商,就是跟这些士绅,富商,地方官府勾搭一起,这帮子士绅,富商,官府要想站得住脚跟,不勾搭朝中大臣根本就别想出来混,早把你收拾了。
所以,这些朝臣得知李傲贿赂昏君,气得要死,这个昏君任由弹劾李傲的折子满天飞,都视而不见,不但如此,他这一年比谁都高兴,甚至为了维护李傲,还罢了几个言官的官职。
"这样下去不行,皇上如今为了炼丹,什么都不管不顾,连这样的事都干的出来,最可恶的还是李傲,这个奸臣,竟然敢堂而皇之的贿赂皇上,这厮不得不除啊!太会坏事了。"
户部尚书,温润,说的很是义正言辞,说实在的,这一次他的损失最大,他的仆人在杭州开的商铺,每年都能净挣上万两银子,可这一次竟然损失了好几万两,叫自己如何不火?可恶的还是那个李傲,竟然敢拿这些钱贿赂皇上,谁不知道皇上在天天烧钱,愣是把他内库的钱烧的干干净净,本想这样没钱了,皇上也会收敛一下,这下好了,有人凑上去给皇上送这么多钱,都是拿去烧啊!
"是要除去,但也要注意方法,如今他正合皇上的心意,还得想出让皇上能同意的方法。也许,我们可以向皇上举荐举荐,这样的人才不能浪费在杭州,只是杀几个倭寇,太浪费了。
听说,这一年来,陕西流寇甚多,搅得民不聊生,民生难以保证,最关键的是,这些流寇喜欢在老巢埋金库,你们说,那边是不是缺一个专司剿灭流寇的总官兵,这职位李傲是不是最适合的人选?皇上会不会想着李傲剿了流寇,顺便剿了流寇的金库,是不是自己内库又有钱可以烧丹了?"
内阁首辅谢晋淡淡的说着,这一次谢晋损失不算多,也就是这些士绅糟了损失,自己也不得不安抚他们,今年客气的叫他们都别进京给自己拜年了,好好恢复生产。只是这样的奸臣不除,实在是国之祸害。只要他踏入陕西,就有法子叫他有去无回。谁都知道,陕西的流寇日益增多,大多数是官兵哗变,和流民组成,人数已达到十万之众。他们靠抢掠为生。
而陕西能用得上的边军,也就是榆林,靖边,定边这三处。说起来这三处的官兵总数达到十五万之多,不过,自己还是很清楚的,算活人的总数也只是不足六万而已,这些人这么多年白白浪费粮食,靠着朝廷养活,见到鞑子躲的比谁都快,等鞑子走了,为了对付上面,连杀良冒功的事都做的稀松平常。见到流寇的话,不跟着一起走人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去剿灭流寇?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就让他们狗咬狗去。顺便借那些流寇的手杀了李熬这个奸臣,为国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