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大科普——关于内书堂(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瓜近期天天后半夜才能写出东西来,于是,日夜颠倒。

so——今天上科普,瓜倒一倒时差。

~~~~~~~~~~~~~~~~~~~~

关于朱瞻基创建的内书堂。

现在的人其实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一种是说内书堂是为宦官专权擅政提供能力基础,是明朝宦官之祸的根源所在。

另外一种是觉得内书堂提高了宦官的文化水平,帮助皇帝制衡了内阁。

瓜比较占后者。

本书写到现在,关于让小太监识字的事,都是一笔带过。

是因为——

在永乐朝,内书堂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张罗。

哪怕到了宣德朝,也仅仅处于培养的阶段。

真正太监的崛起,还是战神那一届。

我看有评论说朱瞻基啥也不是。

所以,在这里替这位瓜比较欣赏的六边形战士科普一下。

【整个内书堂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不是一下子就到位的。】

总的来说,分了三步,由三个朝代接力完成。

第一步——遴选识字太监。

主要发生在洪武朝。

朱元璋重组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皇帝直面六部,成了比996还996的社畜皇帝。

干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就吃不消了。

于是遴选净身前就具备读书识字能力的太监——比如说犯了罪的权贵子弟、打仗掠夺回来的年轻人,以及各藩属国主动进献的太监。

这些人的工作也就是读读上疏,整理一下东西,分担一下皇帝的工作。

另外就是管理朱元璋设立的十二监十局三所为皇家服务的机构。

所以,洪武朝,基本没有什么很出名的太监。

第二步——培养有潜质的小太监读书识字。

主要发生在永乐朝。

进宫前就识字的太监实在不多,而且本身他们的背景就复杂。

朱棣登基以后该用的、跟能用的都用了,还是觉得没人可用。

这里有一点,朱棣信不过朝上的大臣。

整个永乐朝,太监到处趴趴走,代天子出使,代天子巡视等等。

人不够用怎么办?

朱棣就想了个办法,从小太监里面挑选了一些人出来,用老太监教他们读书识字。

因为朱元璋曾经禁止宫中太监识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