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小科普——某行业二(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象姑馆(小倌馆)赶上了这一波皇帝创造出来的风口,在朱瞻基在位这短短的十年里,蓬勃发展。

到了万历年,男业发展之盛,直逼女业。

热衷此风的人士上自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不分贵贱,只论需求。

但士人是其中领导时代潮流的最为活跃得阶层。

当时国内京师、江浙、闽南都是男业发展的中心区域。

闽南的早年的契兄弟文化就是明朝遗留下来并发扬光大的,当然,这个文化的发扬光大主要是因为相当一部分男人娶不到媳妇。

宣德一朝,仅仅十年。

朱瞻基一死,曾经空前强大的高压扫黄环境随即随着龙驭上宾不复存在。

官员们被压抑了多年后,迅速开始反弹,于是国内开始了延续两百年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因为男业异军突起,女业只能使尽浑身解数。

一时之间,花楼拔地而起,名人代代出新。

明朝文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记载:

娼妓满布天下,其大都会之地,动以千百计。

其他偏州僻邑,往往有之,终日倚门卖笑,卖淫为活。

谢肇淛[zhè],字在杭,福建福州长乐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

这两句话的翻译成白话:

明朝的娼妓业已经遍布天下,南京,北平,苏杭这种大城市里,大大小小官办和民办妓院的数量,往往能达到千百间。

而那些地狭民寡的州郡,虽然偏远,但也被此等不正之风蔓延,相继开设妓院,妓女们倚门卖笑,招揽顾客,终年以此为生计。

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在任期间,大理寺有一位评事,叫做常伦,荒废政事,无心工作,整日留宿于娼妓家中,大理寺长官对其训诫,常伦悍然回禀:此生只想和烟花柳巷的女子饮酒作乐,官,我是一点也不想做了。

万历年间,江南有一位叫做邢侗的御史,到苏州审查一桩要案,此桩案件中,有一名叫做刘八的江南名妓牵连其中,邢侗到狱中审讯她时,居然垂涎其美色,直接在牢房中和妓女刘八圈圈叉叉。

《明史纪事本末》:便令左右退下,与之密会。

大名鼎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后院熙熙攘攘,全是献上来的从业人员。这位应接不暇,只得服食药物,据说全是大补之物。然后他得了怪病,头顶冒热气那种。

京城的冬季,张居正时常束发无帽,顶着零下十多度的寒风凌冽去上朝。

可谓,真男人从不畏惧严冬!真男人就是不用戴帽!

总而言之,就这么一乱就乱到了明晚期。

秦淮八艳名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