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文抄必备名场面——当场写歌(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陆远摊了摊手:“也就偶尔这样吧,十回能碰到个两三回?”

袁韬目光幽怨的盯着陆远,一如小撒看着马芸,半晌,他缓缓抬起手来,竖起大拇指。

“牛!逼!”

“哈哈。”

陆远终究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羞耻心的,打了个哈哈,然后将留言簿推到了袁韬面前。

“袁总,您给看看,这首歌放在彩铃端,可以吗?”

其实,彩铃和后世的斗音神曲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彩铃突出的就是一个抓耳。

一般而言,彩铃的时长是在30—60秒之间,而且随时都会被接听,一首彩铃想要出彩,必须在极短地时间内突出重点。

15秒,足以判处一首彩铃的死刑!

彩铃端歌曲和唱片端歌曲,创作理念完全不同,一首歌,只要高潮部分足够出彩,剩下的片段,哪怕只是简单的重复堆砌,也不影响彩铃的热卖。

同理,斗音的背景音乐也差不多,在短视频时代,如果旋律无法在几秒钟内吸引用户?

来人,给朕换一批!

直接划过,那是必然的。

因此,斗音神曲和彩铃神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赤伶能从万千BGM中杀出重围,高潮部分绝对足够抓耳,不止如此,赤伶还引得一批实力唱将翻唱。

成名歌手,通常不会随便翻唱某首歌,能被大规模翻唱的曲子,歌曲本身的质量,肯定是没问题的。

所以,陆远直接掏出了赤伶。

他也想看看,斗音神曲和彩铃神曲,谁能更胜一筹?

“唔,这首歌的词,写得确实不错。”

看完词曲,袁韬眉头微蹙道。

“只是,这首歌的曲子,有一点点怪啊。”

“你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袁韬手指所指的地方,恰好是戏腔的那几段。

“这样,袁总,我给你唱一下吧。”

言罢,陆远轻咳了几声,而后发了几个音开开嗓。

开嗓结束,戏腔乍起。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终是客……”

“嘶!”

听到这刚柔并济,难分真假的吟唱,袁韬浑身汗毛倒立,情不自禁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戏曲,还能这么唱?

用流行唱腔演绎戏曲,虽然不是陆远独创,比如周董就在《霍元甲》中有过尝试。

但周董的唱法,更偏向流行。

陆远唱得戏腔,刚柔并济,传统戏曲部分占比更足。

男声能把戏腔唱成这样的,袁韬只想到了一个人。

2006年星光大道年度季军——李玉纲。

啪!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