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星辰传媒的院线计划(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电影院和商场,或者物业持有方,基本是签订分账协议,依照比例进行票房的分账。
02年,地产影院的租金大约是5%的票房分账。
七年过去,租金分账比例已经翻了三倍,涨到了17%左右,高一点的物业方甚至会要求分账20%(核心商圈)。
如果以影院分账50%的票房,地产持有方分账17%的比例计算,物业方直接吃掉了影院34%的收益。
再扣除影院的人力、设备、运营等等成本,影院赚钱的空间自然被压缩不少。
倘若票房产出惨淡,影院收回成本的周期会大大延长,甚至亏本。
毕竟,建设一座电影院可不算便宜。
以当前的市场行情,一家标准现代化影院的建设成本大约是1个座位1-2万之间。
投建一家8个放映厅,1500个的座位的影院,纵使抛开租金部分,一次性投入成本也要1500万—3000万。
以每天六场电影,票价30元,平均上座率30%计算。
一家院电影院一年的票房产出=1500个座位*30元票价*30%上座率*365天=2956万元。
影院方的票房分成=2956*50%=1478万。
租金=2956*17%分成=502万。
影院毛利率=1478-502=975万。
(PS:全天30%的上座率,不低了,而且是每天,事实上,这算是比较理想的数据,工作日,或者票房低潮期,或者偏僻地区的影院,很难达到全天30%的上座率)
扣除人工、水电、损耗等运营成本,电影院一年的收益也就600万左右。
以投资2000万计算,需要三到四年收回成本。
然而,一家影院运营五年左右,通常需要进行一次翻新,因此,投资电影院是一项回收周期较长的生意。
并且不是稳赚不赔。
这几年,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纷纷投入院线建设,重点城市的核心商圈,一公里内有两到三家电影院,也很常见。
电影院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一线城市中的电影院,尤为激烈,如果平均上座率太低,亏本,倒闭,都是正常的。
特别是经济危机发生后,全国各地都有院线、电影院破产倒闭。
星辰传媒进军院线的战略是,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拥有一到两家自主物业的影院。
剩下的影院,以租赁为主。
二三线城市的战略是,能买地建楼,绝不购买物业,能购买物业,绝不租赁。
扣除掉电影投资、电视剧投资,以及企业运营成本,陆远手上可动用的资金大约有2500万美刀左右。
折算成RMB,大约1.75亿。
这点钱,肯定不够用,所以,星辰传媒准备融资,向银行贷款1.25亿,凑足三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