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奥斯曼帝国(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勇敢的人民创造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国家养育软弱的人民,造就艰难的时代。速胜论和速败论的受众群体都是一样的,只有远离战争的人才会讴歌战争。

奥斯曼帝国内部,有多个王国组成。

每个王国的头衔要么苏丹、要么可汗,很奇特的是游牧民族与传统田地劳作的农民,组成了奥斯曼帝国的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

奥斯曼帝国虽然看似由松散的王国组成,但帝国中央也就是俗称的高门,也就是皇宫正大门代指的中央机关。

高门不轻易涉足各个王国的组织架构,这部分只会有一个指导性质的建议以及高门要求完成的目标。

指导性文件王国可以自主执行,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向上提出复议,协商更改其中的要求。

但由红色字符开头的高门文件,必须贯彻落实。这些会有非常具体的执行步骤,以及要求。同样可以复议,但并不是要更改文件中的内容,而是王国需要什么帮助才能达到文件上的要求。

后者不容许做出更改,是命令的形式分发而不是指导性文件。

银面法王的第一道红色字符命令就是大型农业生产基地,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去完成农业部分的集中化生产。

主要是小麦、水稻等主食,其余还有重要的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产量小但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以农业补贴形式分包给个人或者单位。

分包形式为,高门会下派农业专家指导。选址、种子、技术等由高门中央和地方分摊,农业专家基本工资为高门中央承担,食宿以及奖金为地方承担。

高门每年都会定下各类农作物底价,市场价格超过底价可以自由买卖给任何人,当市场价低于底价时,农民可以将农作物以底价卖给高门中央。

对第一产业进行兜底,这个想法是格尔温从当年零无口中听说过的最重要立国根本。

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乎于这个国家能不能解决温饱的问题。粮食安全如果不能保证,那么连最基础的生存问题都不能解决。

奥斯曼帝国内部也实行两种经济体,不过和欧罗巴不同的是:奥斯曼帝国内部并不是以大区域与大区域之间实行不同经济政策,而是农村与城市之间形成两个经济政策。

农村发展中农经济富农经济,城市发展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促进农村与城市交换,通过几十年的交换逐渐形成积累。

再进入工业化。

毕竟以前的奥斯曼帝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跃升工业化会有非常严重的副作用。

当时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没有当时零无在欧罗巴时期那么严重。而且奥斯曼帝国的转型,外部压力是由当时零无领导的欧罗巴解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