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规矩(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慧卿?”我问道。

“正是三少奶。”老夏笑道。

我猜到了。记得跟慧卿“初次”见面时,老夏正是用一本《雪莱诗集》帮我解的围,由此可见慧卿确实是好书之人。我又想到,遇到专业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找专业书籍,看来是大学生的通病啊!现在如此,我们那个年代也似乎是这样……不过呢,我倒是很想知道,慧卿那动不动就拔枪的“习惯”,到底是哪位教授所传授……

我又想起刚才香主老三听到我那句问话后白眼一翻的样子——没有当场把我驱逐出帮,是他涵养好还是老夏的面子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一旁站着的洪十七,那目瞪口呆的表情倒是跟庙里的罗汉金刚很般配……

“对了,”我想起来,“老夏你是怎么知道我的衣服是在这里……这里买的呢?”

“那副墨晶眼镜,本是老三的心爱之物,道上朋友们都认得。”不知为何老夏显得颇有些落寞。

嗯??怎么回事???我十个大洋就把人家的行头给……

“老……香主他为何肯卖给我啊?”我按捺不住好奇心问道。

“他说,有人肯出高价,为何不卖……”老夏回答道。不过我感觉他好像还有什么想说的。

沉默了片刻,老夏继续说道:“少爷,这中间的规矩,待我回去细细写与你。但有几句‘春典’您务必得记住。”

“‘春典’?是什么?”我问道。

“就是您在‘递门槛’时说的那几句话。”老夏说道。

听了老夏的解释后,我才终于知道自己那时候捅了多大的篓子!

老夏在来福面前“递门槛”的时候,说的其实是“仁义海青天柱”——“仁义海”指的是“师承”,而“青天柱”则是帮中专管稽查,监督帮众品行的职位,所以那时候来福才会那么顾忌。

别人用“春典”也就是“切口”问的时候,不知为何我竟然鬼使神差地回答了“仁义海青天柱念湾”。“念湾”我应该是听了老夏自我介绍“静海念湾”后记忆偏差加了上去的——“静海”是天津地名,而“念湾”,在“春典”里是“太监”的意思——那么全句拼出来的意思,就成了“我乃司职稽查的夏公公的弟子”……

看来我终于有点明白老夏说的“天意”是啥意思了……那样的话,我就等于是拜在了老夏的“门下”。从关系上来说,我是他的少爷;但从帮里辈分上算,我要叫老夏做“师父”……这回可真的“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