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城外激战(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青年近卫军强弓部队的箭雨再猛烈,依然抵御不住多国联军千军万马的冲击,那些被射穿的骑兵和战马只能稍微阻挡一下他们冲锋的速度,却抵挡不住他们漫山遍野的呼啸而至。
这时的道明早就把巴雷特M82狙击步枪紧握在手,黑暗中他睁大眼睛,一直搜寻着敌军的指挥将领,打算一击灭掉敌军的指挥中枢,可儿以及隐形集团军也在帮助道明搜寻着那一枪毙命的人。可惜的是,即使是搜寻到了,万马奔腾中,骑兵的位置不断的变换,奔跑的道路起起伏伏,锁定一个目标实在是难以上青天呐!多国联军的骑兵部队越逼越近,在没有冲进连弩和双筒猎枪的有效射程之内,这个阶段只能依靠强弓部队拼死抵御着。青年近卫军的强弓部队一刻不停的连续发射,这个时候已经累得骨软筋麻,最后,他们只能席地而坐,双脚蹬开强弓,双手拉圆弓弦,一支接着一支羽箭勉强发射着,射击的速率明显的下降了。
随着骑兵部队有如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集团式冲锋,青年近卫军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若不是平时训练严格,青年近卫军纪律严明,在这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一般人都会双腿发软,几乎就想扔下手中的武器,撒丫子往回跑了。因为,一旦青年近卫军的连弩和双筒猎枪抵御不住多国联军骑兵部队的冲击,这条防线上的人基本上都会被踏成肉泥。好在青年近卫军的领袖道明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有如神人般的存在,他们相信只要有主人在,他们就会无往而不胜。
由于天色还是异常的黑暗,青年近卫军只能凭借着声音判断出敌军骑兵部队冲击的气势恢宏,而道明的眼睛锐利,在不到百米的距离上,他已经模模糊糊的看清敌军有如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的涌来,这种双重的感知与震撼,逼迫得人心潮起伏,热血沸腾。道明双手握拳真是有劲使不上啊,如果这时自己的手里有一挺马克沁重机枪,或者是青年近卫军有几挺轻机枪,再强大的骑兵部队在这种大杀器面前就是一个渣!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眼瞅着多国联军的骑兵部队冲到了六十米左右的距离了,道明已经按耐不住亢奋的情绪了,他抄起双筒猎枪率先打响了。道明仅有的几十杆双筒猎枪虽然大部分都分发下去了,但是,他在宝图里仍然留存着五杆压满子弹的双筒猎枪以备不时之需。由于道明的射速太快,临战时,可儿就明智的赶回来,在宝图里承担起替主人压弹上膛的重任。所以,道明身边的人只是看见他不停的射击,却看不到他是怎么更换的枪支。道明这一开火,他面前四五十米的范围内呈扇子面状翻倒了一大片,每发猎枪子弹里都有近百个钢珠或者是铅丸,射击的时候道明稍微掉转一下枪口,射出去的两发子弹二百多个弹丸如同弹雨一样,劈头盖脸的向着蒙头蒙脑扑上来的多国联军的骑兵部队喷射而去。由于奔跑的战马冲击的惯性极大,即使是身中数弹,它们仍然向前冲出去一二十米。就这样,屁大点儿功夫,道明面前二三十米的距离上堆满了浑身布满血洞,到处窜血的骑兵和战马。直到道明的第三枪开始射击的时候,那边的赵月娥小姐姐才发布命令,让连弩部队开始射击。由于连弩部队的每一架连弩相距才十米,它每次发射都是十支弩箭齐发,发射时,连弩阵地前的几十米的区域基本上全部被箭如雨下的连弩所覆盖。有如排山倒海般冲击的骑兵部队,遇上连弩阵地的迎头痛击,就如同海潮撞到了礁石上一样,除了溅起一朵朵血浪,便如被割的韭菜地一样,倒下一茬又一茬。
由于连弩的射速极快,覆盖面很广,基本上就是每秒十支弩箭齐发,敌军的骑兵部队冲击的再快,也快不过弩箭发射的速度,没命冲上来的骑兵部队每匹战马至少身中数箭,每个骑兵也基本上如此。而且,弩箭不同于猎枪子弹,在有效射程之内,它的贯穿力无可抵挡,猎枪的每发子弹射中了是一个血洞 ,而弩箭射中了往往都是一箭两洞,基本上都是贯穿伤。因此,被猎枪子弹射中还有可能多喘几口气,被弩箭射中了,中箭者当时就嗝屁了。
连弩箭阵发射也就是十几秒的时间,每架连弩储备的一百支弩箭屁大点儿功夫就射光了,而造成的伤害那可不是一般的小。在连弩箭阵的正前方二十至五十米处,已经堆满了战马与骑兵的尸体,有的地方甚至是两至三匹战马叠落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堵高高的血肉之墙,使得后面冲上来的骑兵一个接着一个的撞在这堵肉墙上,造成了更大规模的人仰马翻。
在赵月娥小姐姐指挥的箭阵发威的时候,小翠指挥的双筒猎枪小队也适时的开枪补缺,侥幸闯过连弩箭阵的一些骑兵还没有来得及庆幸自己今夜的运气爆棚,就被一阵阵猎枪弹雨打得人仰马翻,死伤遍地。从山里娃指挥的强弓部队攻击开始,到连弩箭阵的抵御以及猎枪小队的开火,前后还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发起排山倒海般攻击的多国联军骑兵部队的一千多名骑兵,到现在剩下的仅有三百余人,而且基本上都是摔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直到现在被打得灰头土脸的他们也没有弄明白自己是怎么败的,那么强大的攻骑兵势,怎么片刻之间就被打得满地翻滚,溃不成军。很多人到死也没有明白,对方阵地上就那么几个人,骑兵部队排山倒海般的攻势到现在都没有能够越雷池一步,死后凄惨的跌落到了一堆又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