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刘恒立长 窦后往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做人要低调哇。
刘恒对自己不是太有信心,这么大一个国家,他担心自己吃不消,好在国家现在也没什么事,没外忧,内患还看不出来,老爹高皇帝把规矩都订好了,吕后当朝十四年几乎一点没变,他只要照着做就好了。
刘恒刚即位,他知道眼下最重要的是把人心稳住,周勃、陈平、灌婴等等这些人,暂时他还是惹不起的。
他下令陈平由右丞相迁为左丞相,周勃升为右丞相,当时是以右为尊的,灌婴晋级为太尉,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增加封邑规模,吕后从各国强行裂出来的土地,全部还回去。
并且大赦天下,还给老百姓送吃的送喝的。同时刘恒也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他让宋昌掌控长安的南北戍卫军,张武做郎中令,负责未央宫安全。
刘恒这几下做的还是很有点水平的,有几分皇帝的感觉,这算是个开门红。
但是只有这些刘恒觉得还不够,他想来个大手笔,立太子。
有了正牌太子,就是告诉大家,下一个皇帝还是我们家的,这样可以消除某些人心里的某些不利于安定团结的想法,也可以多点时间教教他,基本上来讲,对国家是有好处的。
再者说,自古以来立太子都是宜早不宜晚,刘邦在的时候,叔孙通就这么说过。不过呢,这个事不能刘恒自己开口,毕竟他连那个皇帝席位都没坐热,就嚷着要立太子,别人可能会觉得他私心太重。
这个跟当皇帝一样,需要别人替他开口,然后他让一让。
有关部门的人开始上书,哎呀,陛下立太子吧,对先人好有个交代。
第一次刘恒肯定不能同意,“我都是不该当皇帝的人,还谈什么立太子啊,上天也没给我预兆,不能立,不能立。”
下边人反驳,“早立太子,有利于国家社稷啊陛下。”
刘恒还是不同意,“楚王(刘交),那是我叔叔,见多识广;吴王(刘濞),那是我兄长,仁义好德;淮南王(刘长),那是我弟弟,一直都在帮我,我都恨不得把这个皇位让出来给他们坐。宗室里贤人很多啊,不从他们中间选一个,直接就立我的儿子,别人会怎么看啊?不能立,不能立。”
刘恒还真是刘邦的儿子,演戏都是一把好手。当然了,跟他老爹比还不在一个层次上。
“陛下多心了,自古以来立嗣都是选儿子,我们觉得皇长子刘启这个人,纯厚仁慈,请立他为太子。”实际上刘启今年才八岁,纯厚仁慈也太早了点。
人家都点名了,刘恒不好再演下去了,“无奈”地同意了,昭告天下,立皇长子刘启为太子,并且宣布,天下所有从父亲那里继承爵位的人,加封一级。这哥们儿太会做人了。
母凭子贵,刘启的母亲跟着也升格为正室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