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刘欣即位 后宫名号之争(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年,王莽三十八岁。

王莽和他的伯叔们最大的区别是,他对国家更有责任感,做事更主动。而且,有之前二十年在长安的经营,王莽在政界,在学术界,甚至在民间老百姓口中的地位和声誉,在当时整个帝国是最高的。

对于王莽来讲,最大的变化是,他有权限接触更多的文件和资料,他可以参与更高级别的议事讨论。

这样的政治生活过了不久,王莽发现帝国的问题很多。

他猛然间感到自己肩上担子太重了。

从此后王莽把自己埋在了文件堆里。

由于从元帝时期开始到如今四十年,天灾极度频繁---前文提到过,这很可能是地球小冰期造成的---而天灾一贯被认为是亡国之兆,所以当时整个社会,尤其是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学术界,弥漫着一种末世情绪,大汉立国已经二百载,难道气数将尽?

王莽接任首辅职位后,他的低调和谦虚,他的敬业和专注,让读书人们看到了希望。当时有舆论,如果大汉气数要尽,那是天意;如果会有人出来拯救大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这个人一定是王莽。

刘骜第27年,公元前7年,三月某日,长安未央宫。

刘骜像往常一样起床,他身边睡着的是皇后赵飞燕的妹妹,赵昭仪。

刘骜穿衣服的时候,忽然感觉身体哪里不对,他想呼救,但是嘴里什么也说不出来,然后他就没了意识。

医生赶到,一番诊断后得出结论,皇帝驾崩。

未央宫顷刻哭声满天。

用现在的术语讲,刘骜属于猝死。心脏的问题,血管的问题,脑袋的问题...成百上千种疾病可能导致猝死。查明刘骜的具体死因基本是不可能了。如果严肃地讲,刘骜的死因是一个医学和历史问题,需要专业人士的研究才能得出,或者得不出结论。但人们---古今中外的人们---对搞不懂的严肃问题一般会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说这事是假的,这事是个阴谋...等等。当时长安的人们是这样让刘骜死的:既然刘骜死的时候是赵昭仪侍寝,那他就是死在赵昭仪手上的,至于更具体的死因,那就五花八门,始终在下三路徘徊。

当然这里边也有赵家姐妹自己的主观因素。赵家姐妹入宫后,民间曾有歌谣,”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大概的意思是,刘骜和富平侯张放一起微服出游,遇到了赵飞燕姐妹,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就残害后宫其他女人生的皇子---所谓”燕啄皇孙“,等到皇子被残害光了,赵家姐妹死期也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