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迎立江王——裴度(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裴度,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唐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首,旋即代武元衡为相。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之乱,以功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此后,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数度出镇拜相,晚年随世俗沉浮,以求避祸,官终中书令。去世时年七十五岁,获赠太傅,谥号“文忠”,加赠太师,后配享宪宗庙廷。
裴度,出身世宦名族“河东裴氏”中的东眷裴氏,祖父裴有邻,曾任濮州濮阳县令。父亲裴溆,曾任河南府渑池县丞。裴度中进士科,参与唐德宗李适在殿廷亲自诏试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试,因应对策问的成绩优等,被委任为河阴县尉。后晋升为监察御史,密章奏论德宗宠臣时措语直切,德宗不喜,裴度遂被调出朝廷任河南府功曹。后提升为起居舍人。
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其子田怀谏年幼不能管理军政,府营军官拥立魏博军衙内兵马使田兴担任留后。田兴安排心腹前往朝廷,奏请魏博遵守朝廷法令,由朝廷委任魏博的官吏,向朝廷缴纳法定赋税。唐宪宗派裴度出使魏州宣布解说朝廷旨意,田兴任留后时,拒绝享用逾越规制的车辆、服饰、住房,仍居住在原采访使的官厅。他请裴度在其居所的墙壁上写下题文,以记述自己的谦卑奉法,魏博人十分感激裴度。田兴又请裴度遍行魏博所属的各郡,传达宪宗的诏书旨意,魏博人到郊外迎接,倍感欣悦,裴度出使魏博回朝后,被任命为中书舍人。
因讨吴元济诸军久未有功,裴度又兼任刑部侍郎,受命赴蔡州行营宣慰,了解军情,向诸将传达朝廷旨意。回朝后,他向宪宗分析形势,并深为看好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不久后,李光颜大破淮西军于陈州溵水县西南的时曲,消息传来,宪宗叹服裴度的知人善用。
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都派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同时指使他们刺杀裴度。武元衡像往常一样骑马上朝,刚出所居的靖安坊东门,刺客从暗中射出了密集的箭,射得武元衡的随从纷纷逃散,然后牵了武元衡的马走了十几步,杀了武元衡,取首级而去;裴度从长安通化里宅所出门,刺客向裴度击刺三剑:头一剑砍断了裴度的靴带;第二剑刺中背部,刚刚划破内衣;末一剑微伤裴度的头部。裴度跌下马来,幸好他头戴毡帽,因此伤得不深,刺客又挥剑追杀裴度,其随从王义以身掩护,被砍断了右手,裴度跌进路边的沟中,刺客以为他已死,这才罢手离去。此事震动朝野,事隔三日,宪宗下诏委任裴度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裴度自出使魏博返朝,颇受宪宗看重。再从蔡州劳军回京,宪宗更加听从他的意见。因武元衡执政,委以重任却未见成效,自武元衡遇害后,宪宗便将朝廷的重大谋划决策之事托付给裴度。起初,武元衡遇害,某些献计者奏请罢免裴度的官职,以安抚王承宗、李师道之心,宪宗大怒说:“如果罢免裴度,这就是让奸计得逞,朝廷纲纪如何整顿?朕任用裴度一人,足以击败这两个乱臣贼子。”裴度也以平叛为己任。当他因所受刺伤向朝廷请求告假二十余日时,宪宗下诏派卫兵到裴度的私宅值夜守卫,内宫使臣前往他家问候探询络绎不绝。在拜相前一日,宪宗又特许他入延英殿应答,安抚告慰备至。当时,京师内惊扰四起,朝野一片惊恐。待到委任裴度为相的制诰下达,人心方才安定。从此,朝廷不断收到有关讨贼的计策,调兵遣将愈益紧急。
宪宗的生母王皇后逝世,裴度任礼仪使。宪宗不上朝,想让冢宰来总领百官。裴度认为不必因循守旧,建议不设冢宰,宪宗便让中书门下省暂时处置政务,裴度的建议受到时人称许。
蔡州行营的唐、邓节度使高霞寓自萧陂进至文城栅,遇伏而败,仅以身免。在此之前,宪宗询问群臣讨伐吴元济是否妥当。朝臣多认为还是罢兵赦罪为上策,翰林学士钱徽、萧俛等纷纷对策延英殿,想借此劝阻宪宗罢兵。惟有裴度声称:吴元济不可赦免。及至高霞寓兵败,宰相们以为宪宗必定厌倦用兵,想以停止征讨应答。众宰辅在延英殿刚要启奏,宪宗说:“一胜一负,是兵家的常态。若是王师就不该失败,那么自古以来朝廷用兵还有何难?屡屡无所不能,就不应留有这号凶贼。今天只论此次用兵该与不该,以及朝廷决断处置是否妥当,众卿只须在关键问题上做出处理。将帅有不合适的,撤去,毋须迟疑;兵力不足的,迅速给予接应。怎么能够因一个将领的失利,就阻止既定的大计?”于是,宰臣不敢再言罢兵,裴度平淮之计得以推行。
王稷家的两个奴仆告发王稷掉换其父的遗表,隐瞒了进奉朝廷的财物,宪宗将奴仆留在宫内,派宦官去东都搜查王稷的家财。裴度从大局考虑,建议宪宗停止追查,以安抚全国的将帅。宪宗当天就让宫内使臣返回,将两个家奴交给京兆府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