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降辽灭晋——杜重威(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杜重威,因避晋出帝石重贵之讳,又名杜威,朔州人,后晋大臣,石敬瑭之妹婿。石敬瑭建立后晋之后,以杜重威为舒州刺史,掌管禁军。以平张从宾、范延光之乱之功,迁潞州节度使,加平章事,再转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因讨伐反叛的安重荣有功,升任成德军节度使。晋出帝石重贵即位后,契丹三次出兵后晋,杜重威均参与指挥抵御契丹的战役,再次挥师北伐的杜重威,于恒州率全军投顺,致使后晋防线全面崩溃,契丹主耶律德光遂率军攻破晋都大梁,建国大辽。
晋亡后,杜重威镇守魏州,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乘辽军北撤之机,占领中原,建立后汉。刘知远对地方实力派杜重威采取怀柔政策,遥拜其为太尉、归德军节度使。杜重威拒不受命,并联合辽军抵抗,坚守魏州,直至粮尽,方素服出降于后汉,被任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刘知远病重,临终遗言称要防范杜重威,故宰相苏逢吉等秘不发丧,诱杀了杜重威父子。
杜重威,早年从军,年少时追随唐明宗李嗣源,任后唐的护圣军校兼防州刺史,受石敬瑭看重,因此娶其妹石氏为妻。
石敬瑭割据河东,后因受后唐末帝李从珂猜忌,于晋阳起兵反叛,遂遭后唐张敬达大军围困,杜重威则积极支持妻兄石敬瑭,对抗后唐。随后石敬瑭以割地、称臣、称儿为条件请求契丹出兵相助,契丹主耶律德光率军南下,扶立石敬瑭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并助其攻灭后唐,以杜重威为护圣军都指挥使,遥领舒州刺史。
石敬瑭东巡汴州,并准备迁都于此。后唐降将天雄节度使范延光,发动叛乱,石敬瑭遣侍卫都军使杨光远及东都巡检使张从宾前去平叛,又令杜重威领麾下禁军屯驻卫州。范延光部南渡黄河,直逼汴州,随后范延光派人游说张从宾,张从宾遂反。张从宾接连攻下河阳府、河南府,格杀两位皇子,张从宾部自河南府东进至汜水关,即将进逼汴州。
杜重威,受命与奉国军都指挥使候益合兵向西迎击张从宾部,张从宾部攻克汜水关,范延光鼓动后晋其它军将同反,晋廷形势骤然紧张,驻扎在汴州的石敬瑭一度想回晋阳暂避。
石敬瑭命杜重威为昭义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杜重威与侯益率军抵达汜水关,遇到叛军张从宾部一万余人,两军会战,杜重威等人率军几乎将叛军全部消灭或俘虏,遂攻克汜水关。张从宾骑马渡河撤退,落水而死,杜重威等人生擒张从宾的同党张延播、张继祚、娄继英,张从宾之乱遂平,杜重威因功授潞州节度使。
随后,杜重威跟随杨光远一同攻击范延光,范延光粮尽被迫于邺城出降,杜重威因功升任忠武军节度使,兼任侍卫亲军马步军副指挥使,加同平章事。范延光自郓州入朝,杜重威移镇郓州,任天平军节度使,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承德节度使安重荣,不满石敬瑭向契丹称子称臣的政策,多次挑衅契丹,并密谋联合吐谷浑等边境部落和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反叛。安重荣得知安从进谋反后,立即于镇州起兵策应,准备南下进攻邺城,杜重威被授命为招讨使,领护圣军等马步三十九指挥使等人北上御敌。
杜重威与安重荣,在宗城西南遭遇,安重荣令镇州军摆出“偃月阵”御敌,晋军接连两次进攻都无法破阵,杜重威畏惧镇州兵强,打算撤退。偏将王重胤劝谏说:“两军交战,退后者败,安重荣的精兵全部集中在这里,请大帅分别派出勇士攻击他们的左右两翼,我为你率契丹骑兵直突敌军中军,敌军必然溃败。”杜重威采纳其建议,镇州军军阵势稍稍后退。
叛将赵彦之与安重荣,本有嫌隙,抓住这个机会,卷起军旗,拍马降晋。安重荣听到赵彦之叛变消息,大为恐惧,逃到辎重车辆里躲藏,晋军乘势猛攻,镇州军完全崩溃,被杀一万五千人。安重荣收拢残兵败将,退保宗城。
杜重威继而率军围攻宗城,半夜就攻克宗城,安重荣仅以十馀骑逃回镇州,婴城自守。正赶上天寒,镇州死于战斗及被冻死的有两万余人,安重荣部下见其无力再战,不愿再为安重荣卖命,陆续有人主动归降。
杜重威,在镇州牙将的帮助下攻克镇州,屠杀平民二万人,斩下了安重荣的首级,奏报朝廷,以功授成德军节度使的职位。战后,晋廷改镇州为恒州,成德军为顺国军。
石敬塘病逝,石重贵即位,因石重贵不愿向契丹称臣,双方关系破裂。
耶律德光兵分两路,入寇晋境,顺国节度使杜重威,遂向晋廷飞马驰告契丹来犯的消息,并多次求援。石重贵亲自率禁军北上御敌,命刘知远为幽州道招讨使,杜重威为副,总理北部藩镇御敌事宜,刘知远随后于秀谷大败契丹西路军,晋军主力亦接连于马家口、戚城、澶州取得胜利,契丹军无功北返,暂时驻军幽州。
契丹主耶律德光,第二次率军大举伐晋,杜重威被授命为北面行营招讨使,抵御辽军,然其被契丹围困于恒州城,避战不出,恒州下属九县均被契丹攻克。而集结驻守于邢州北面行营军缺少统一指挥,从邢州溃逃至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