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科举制度到底利大于弊吗?八股取士,思想的禁锢(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元朝科举仅实行了45年,取士人数不过千人,是科举制度自实行以来规模最小的一朝。”

“不仅科举规模小,而且元廷对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也不重视,实际掌权的仍然是大贵族。”

“此外,作为南宋后裔的南人在元朝是最受歧视的群体,不仅科举名额极少,而且升迁也很不容易。明朝开国名臣李善长、宋濂等人都没有在元朝考中科举。”

“明朝的科举也经历了由废到兴的时期,虽然朱元璋在开国第三年就设立科举,但是洪武一朝依然是举荐和科举并进。”

“换在以前通过举荐制度可以大搞裙带关系,但是在朱元璋手下干活不论是通过举荐还是科举入仕,能保住性命都很不错了。”

“......”

“洪武四大案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

“朱元璋晚年的南北榜案更是把主考官和状元都送去见了阎王。”

“......”

你36度的嘴里,怎么能说出这么冰冷得话?

“在1397年的会试中,录取的51人全部都是南方士子,放榜以后遭到北方士子抗议。”

“朱元璋认为其中存在舞弊下令彻查,但是主考官却坚称录取结果并无问题。”

“考官完全是凭真才实学录取的,朱元璋大怒下令将主考官发配流放,会试第一名也被处死,朱元璋亲自阅卷重新录取了61人,全部都是北方人,史称南北榜案。”

“此案最终促成明朝按地域取士。”

“......”

静。

太静了。

静的可怕。

洪武年间的大臣根本不敢说话。

而被提及的正主老朱跟没事人一样,毫不在意地下那群人会怎么想。

“公元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下令会试分南、北、中取士。”

“明朝科举还有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额外设立庶吉考试,在新科进士中选拔进入翰林院的人才,继而入阁辅政。”

“到了明朝中后期,内阁大学士基本都是庶吉士出身。”

“清朝科举继承明代制度,但是也为宗室和八旗子弟增设科目,方便他们进入仕途,清朝时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已经暴露无疑。”

“明清科举考试界采用八股文文体进行考试,对格式要求极高,而且只能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书中出题,也不能重复。”

“几百年下来,考官出题也成了一个技术活,只能从书中摘出字句强行拼接,在这种情况下科举考试已经丧失了选拔人才的初衷,变成为科举而科举。”

“当时的有识之士也提出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取士,但是都遭到皇帝驳回。”

“世界正在风云变幻吗,欧洲列强攻城略地,而清朝却依然抱着儒家经典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迟迟不愿醒来。”

“即使在近代遭到列强的强力冲击不得不割地赔款,但是事关国家根本的科举和教育制度改革依然阻力重重。”

“梁启超提出欲维新吾国,当维新吾民,欲维新吾民首先就应该搞个科举和教育制度。”

“1901年,慈禧太后终于下旨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取士,广开新式学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