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拜师仪式(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从文的性格并不张扬,但他学习东西的速度却非常快。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负责初审工作,帮助李斯年简单地过滤一遍来稿,为文章写的评语也都很稚嫩。
然而,经过这一两个月的锻炼和磨砺,他已经能够独立地完成审稿工作了。他甚至能够对选中的稿件进行必要的润色和修改,以消除其中的差错和缺陷。
沈从文从众多繁杂参差的来稿中挑选并修改过的文章,也得到了总编邵飘萍的高度认可。
此外,他与年轻作家们的书信交流也非常顺利,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时候,当李斯年因为太过忙碌而无法顾及编审工作时,他已经可以完全放心地将自己的工作交给沈从文来处理了。
而通过审阅和编辑其他人的文章,沈从文个人的文学创作能力也得到了显着的提升。他已经陆续在《京报》和《晨报副刊》上发表了四五篇散文和短篇小说,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听了师父的问话后,沈从文微笑着回答道:“嗯,我在报社学到了很多东西。上次您让我修改的《鸭窠围的夜》,我已经修改好了,昨天已经在《晨报副刊》上面发表了。我最近正在准备构思另外一篇散文。”
李斯年听他这么说后,便在办公桌上的一堆报纸中翻出了昨天的《晨报副刊》。在沈从文的指引下,他在最后一版上面找到了这篇文章,并开始仔细阅读起来。
过了一会儿,阅读完毕的李斯年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嗯,不错!我看咱们之前讨论过的地方,你都已经做出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进步真的很大啊!”
听到师父的表扬,沈从文心里也感到非常高兴。
他继续说道:“对了,老师,还有一件事我想跟您说一下。您还记得前段时间那篇《小铃儿》的作者舒庆春吗?”
李斯年稍微想了想,然后说道:“嗯,我记得,他的那篇短篇小说颇具京味儿,我印象很深。我记得文章后来已经在《京报》上面发表了吧?”
沈从文点了点头,说道:“是的,老师。您之前让我和他写信交流,我把您的意见都转告给他了。他根据您的建议做了细致的修改,之后文章就顺利发表了。不过,我们俩后面也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他告诉我,过年时学校会放假,他打算回北京一趟,到时候想要来拜访您。”
李斯年听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自己本身就是野路子出身,在写作上并没有受过太多的正规训练。因此,他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