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鳌山(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鳌山,古称垂山、武功山,系太白山迤逦之西脉,故又称西太白。它位于太白山以西,秦岭中段太白县境内,北纬33′56,东经107′25,北距太白县城49公里(太洋公路段),海拔3476米,是秦岭主峰太白拔仙台西面的另一制高点,也是秦岭脊梁太白大梁的西端,与太白山主峰拔仙台一同组成了高耸连绵的鳌太大梁,是陕西的第二高峰。
鳌山是秦岭山脉中较为原始的区域,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山坡,山间云雾缭绕。其所属的太白山地处中纬度地带中国西北部的暖温带南缘,具有以下特点:
地形地貌:太白山是一个东西向延伸的巨大褶皱断块高山山地,由下到上分为低山区、中山区、高山区三种地貌类型。低山区黄土覆盖,山头浑圆,山下有幽深峡谷;中山区石峰林立,山石峥嵘;高山区保留冰川遗迹,有各种冰川地貌分布。
气候:该地区冬季盛行偏北、西北气流,寒冷而干燥,降水偏少;夏季受西南及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炎热湿润;春秋季处于冬夏季的过渡期。中高山区气候多变,阴晴无常,山顶盛夏偶有降雪。7-9月降水量较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有利于植物生长,属典型的内陆季风气候区,且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具典型的亚高山气候特点,并形成明晰的垂直变化和气候带。
水文:太白山区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主要河流59条,多呈峡谷、宽谷相间的串珠状分布,河道纵坡比降大,河水流速急,含沙量小,推移质多,沉积物多,分选性很差。
土壤:由于地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且相对高差很大,成土因素组合复杂多样,形成的土壤类型繁多,在山体上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分异十分明显。
地质:主要地层为前寒武系秦岭群中、上亚群的变质岩层,在区域地质构造单元上隶属于秦岭复合造山带的北秦岭造山带之商丹褶皱束构造带拼合。这里历经多旋回构造运动,断层、断裂很多,主要以走向冲断层及高角度正断层为主。
生物多样性:鳌山位于中国一日本和中国一喜马拉雅两大植物区系的分界线上,北坡以华北植物区系成份为主,南坡多含华中植物区系成份,高山地带显示出唐古拉植物区系特征。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孑遗植物,如世界上仅存的、中国独有的孑遗植物独叶草。同时,它也是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的交汇和过渡地带,动物地理成分广泛,种类繁多,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在内的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这里流传着一些传说故事,其中之一是与女娲补天相关。相传远古时代,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那时中华大地上洪水纵横恣肆,相互冲击,灾害连连,大地震动,地维不稳。东海龙王第九子神鳌,献出四足,以立四极,从此不能游泳爬行。女娲念神鳌断足之功,遣断足神鳌雄镇中央,分流南北,从此天下风调雨顺,水流东去,地维沉稳,鳌山也由此而来。鳌山上方圆几公里宽阔平坦的大梁,似乎也印证着这个传说的可靠性。
诗仙李白游历鳌山时,被其孤高参天的气势所震撼,怀着对鳌山的敬仰之情,写下了一首《登太白峰》的五言诗:“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攀登鳌山的情景以及山顶的壮丽景色,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的向往。
鳌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其传说,还在于它独特的自然景观。这里是秦岭山脉中较为原始的区域,动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石海遗迹遍布山坡,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流传着唐代名医孙思邈曾多年深居西太白鳌山,精研医药,着书立说的故事。或许正是鳌山的灵气,赋予了他灵感和智慧。
站在鳌山之巅,仿佛能与天地对话。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海翻腾,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冬季的鳌山,更是别有一番景致。银装素裹的世界里,雾凇、雪凇挂满枝头,晶莹剔透,如诗如画。那冷峻雄壮的山峰、辽阔的石海,在寒风中诉说着坚韧与不屈。
鳌山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着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但需要注意的是,鳌山环境复杂,天气多变,存在一定的危险。例如,鳌太线是中国户外顶级穿越线路之一,但因时间长、无补给、天气多变且易迷失,在户外圈久负盛名,其难度和强度在国内首屈一指,如今已被全面禁止。2018年4月16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曾发布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并且,据《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显示,从2012年至2017年夏季,不足五年,已累计失踪、死亡驴友多达46人。2023年11月2日,还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陕西省秦岭鳌太线2800营地附近发现一具男性遗体。因此,在进行相关户外活动时,务必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天气,并确保自身具备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同时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保障个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