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宋朝积弱的开端(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立储一事,向来都是朝廷中的禁忌话题。

大臣们普遍对此避而不谈,生怕触及龙颜,让自己倒霉。

曾经有个大臣名叫冯拯,

他就不信邪的上疏请立皇储。

结果他很快就被太宗贬谪至岭南,此事也使得朝野上下更加噤若寒蝉,无人再敢轻易提及此事。”

“寇凖从青州被召唤还朝。

他入宫拜见太宗,

太宗当时正患足疾,行动不便,但仍坚持让寇凖查看自己的伤情。

但紧接着,太宗便迫不及待地向他问起了立皇太子之事。

寇凖其实早已猜到太宗召见他的目的,

而对于立储一事,他其实也早已成竹在胸。

不过寇凖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太宗的问题,而是先向太宗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他告诉太宗:‘择天下之主,非后妃、宦官所得与议,亦非近习之臣所可谋及。当求万民之望,以定储嗣之选。’

太宗对寇凖的回答非常满意,

不久后,

他便宣布襄王赵恒为开封尹,

改封为寿王,

并正式立为皇太子。”

“太宗与太子拜谒祖庙后返回京城,

沿途百姓欢天喜地,纷纷涌上街头,争相一睹皇太子之风采。

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呼了一声‘少年天子’。

太宗听后,顿时心生不悦。

他转头向寇凖问道:‘人心归向太子,我这皇帝又将置身何地?’

寇凖闻言,不仅没有慌乱,反而连连向太宗拜贺道:‘陛下所选之皇储,深得民心,此乃国家之福,社稷之幸也。’

太宗恍然大悟,赏寇凖对饮,大醉而罢。”

赵匡胤看到到这儿后,不由得点头赞叹道:“寇凖此人,行事之周密,真乃滴水不漏也!”

“寇公为官刚正不阿,为人处世又能灵活应对。如此官员,谁人不爱?”

“若我大宋能多几位如寇公般的人物,何愁国家不兴,百姓不安?”

“唉,只可惜如寇公这般的人物,太过难得。”

“但愿朝廷能广开才路,让更多有识之士得以施展才华,助我大宋繁荣昌盛!”

视频继续播放,苏治解说道,

“寇凖不仅文治出色,武功方面也有所建树。

自从宋朝建立以后,

为了稳固皇权,

宋朝历代帝王,均将主要精力与力量,都放在了对内镇压之上。

北宋的开创者太祖赵匡胤及其继任者太宗赵光义,

均视外族入侵为次要之患,称之为‘盱腋之患’。

而把人民起义与军事政变,视为对统治构成直接威胁的‘心腹之患’。

正因如此,

赵宋王朝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度与策略,大多都是为了应对和防范内部动荡。

为了防止武将叛变,朝廷不遗余力地镇压武将势力,甚至不惜削弱整体军队的战斗力。

这种内重外轻的政策导向,

这样一来,宋朝士兵哪还有什么战斗力?

宋朝政权在对内控制上耗费了大量资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