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李世民、房玄龄,君臣典范(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委以房玄龄尚书左仆射之重任,行宰相职权。
在其长达二十二载的宰相任期内,
房玄龄尽忠职守,为贞观盛世之创建,竭尽心力,死而后已。
他夙夜匪懈,无论巨细皆亲力亲为,甚至不惜屈就‘度支郎中’之职,亲手料理财政预算与账目。
其勤勉之程度,令李世民亦感心疼,
屡劝其勿过度劳累,
可房玄龄依旧如故,不为所动。”
“房玄龄深知‘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当李世民欲授他‘太子少师’之衔时,
他便立即上表请求解除机要职务,退出权力中枢。
但李世民不允,更下令禁其再提此事。
即便太子整备仪仗,欲行师礼之时,房玄龄仍坚辞不受,足见其谦逊之本色。
房玄龄纵使身居相位,
仍恪守君臣之礼,谦和待人,不失分寸,
实乃人臣之典范。”
“纵观房玄龄的一生,他的贡献不可胜数。
在贞观之前,
他全力协助李世民四处征战,平定各方势力,
为李世民登上皇位立下汗马功劳。
因此而得到李世民的极高评价,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到了贞观年间,
房玄龄身兼数职,包括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负责总领各政府部门,掌管政务长达二十二年。
他参与了国家典章制度的制定,主导了律令和行政命令的修订工作。
他参与制定的《贞观律》不仅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还为后来的《永徽律》,
以及华夏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房玄龄还与魏征一同修订了唐代的礼仪规范,
对政府机构进行了调整,
精简了中央官员,这一举措被视为贞观时期善政的典范。
同时,他在用人方面也非常出色:不以求备取人,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
《旧唐书》对房玄龄的评价极高:‘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
因玄龄善于谋划,
如晦善于决断,
史称‘房谋杜断’。”
“房玄龄的‘一语断尽天下事’,
并非指他真的能用一句话解决所有问题,
而是后人用来形容他的智慧、洞察力和判断力非常出色,
往往能够用简洁而精准的语言,揭示出复杂事情的本质。
这种能力主要得益于他深厚的学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