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赞隋朝货币政策(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军事方面:
府兵制改革:全国统一后,改革府兵制,将府兵的籍贯划入地方州府,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府兵与家属同住,需承担兵役,但享有免除税役之权。同时,在北周的十二将军制基础上设置十二卫,统领府兵,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军事区域,分设总管负责,平时防备入侵或者叛乱,战时则遵循朝廷调度出征。
重大工程:
开凿大运河:隋炀帝在位期间,征发百万民工开凿通济渠,拉开了开凿大运河的序幕。之后又营建东都洛阳,并继续开凿永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组成了隋唐大运河,全长2700余公里。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西接长安,南通杭州,北通涿州,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成为沟通南北双方经济、政治、文化的纽带。
文化方面:隋文帝采取儒、道、佛三教并重的统治策略,以调和三教矛盾。
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和建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为唐朝及以后的朝代所继承和发展,大运河也对中国的经济和交通格局产生了长期的影响。但隋炀帝时期,由于繁重工程与频繁战争损耗国力民力,使隋朝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并最终演变为隋末农民起义,导致隋朝灭亡。
隋朝的帝王:
1. 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 - 公元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开国皇帝。其父为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忠,其母为吕苦桃(后追崇为元明皇后)。杨坚是汉朝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代孙,凭借自身能力与父亲军功在北周仕途通达。周宣帝死后,杨坚被任命为上柱国、大司马,辅政北周。公元581年,杨坚接受周静帝禅让,代周建隋,改年号开皇。杨坚建隋后平定叛乱,统一南北,建立新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促成了“开皇之治”。
2.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年 - 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对后世颇有影响,但他也因大规模修建宫殿、园林和陵墓,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以及发动多次战争,实行徭役、苛捐杂税等残酷政策,导致人民疲惫不满,引起社会动荡和反抗,最终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攻击下,隋朝灭亡。
3. 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 - 619年),即隋恭帝(公元617年—618年在位),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杨昭第三子,母韦妃,隋朝第三位皇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义宁二年(公元618年),李渊废黜杨侑,自立为帝,降封杨侑为酅国公,闲居长安。
4. 隋秦王杨浩:(公元605-618年)是中国隋朝皇帝。他是隋炀帝之侄,秦王杨俊之子,继承父亲的王位为秦王。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立他为帝,在位半年,为宇文化及毒死,葬处不明。
5. 隋越王杨侗:(公元604年-619年),字仁谨,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子,母小刘良娣。隋朝皇帝,在位一年。杨侗仪表漂亮,生性宽厚。初封越王,隋炀帝每次出巡,杨侗常留守东都洛阳。皇泰二年(公元619年),杨侗被迫禅位给王世充,并被幽禁在含凉殿。王世充称帝后,封杨侗为潞国公。一个多月后,王世充派其侄王行本缢杀杨侗,谥号恭皇帝,史称皇泰主(皇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