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定孙恩之乱的,是在淝水之战中取得卓着战功的东晋王牌部队北府军。北府军前将军刘牢之麾下,有位名叫刘裕的参军在此战中开始崭露头角。
同年,大司马桓温之子、南郡公、江州刺史、加都督江州及扬州豫州共八郡诸军事桓玄趁机起兵杀入建康,自封丞相、太尉、大将军,进爵楚王。翌年篡位称帝,改国号楚,晋安帝被废为平固王,迁居浔阳。
他为父亲桓温圆了梦。
参军刘裕再次大发神威,率军打败桓玄,迎晋安帝复位。但很快,桓玄又打回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晋安帝一会被挟持为王,一会被救回为帝,就像风中枯叶一样反复摇曳不定。他之所以勉强还活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愚蠢。愚蠢到不知道害怕,愚蠢到就连乱臣贼子也没心思杀生。
而刘裕因一次又一次救驾有功,累迁至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持节。
公元405年,桓玄之乱彻底平定,东晋皇权也被彻底摧毁。刘裕则加封徐青二州刺史、使持节、都督十六州诸军事,成了在东晋跺一跺脚地要响三响的大人物。翌年获封豫章郡公,食邑一万户,赏绢三万匹。
到公元408年,刘裕又加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从此军政大权一把抓。
大权在握,刘裕决定挥师北上。在北伐之前,他先后灭南燕、取岭南、消灭谯蜀、震慑仇池,终于一统南方,稳住了东晋的基本盘。这是桓温、谢安都不敢想的功绩,而他的脚步还没有停止。
公元417年,刘裕在灭后秦的征程中,顺便大破北魏的无敌骑兵,将天下重镇洛阳城收入囊中,据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大片地区为己有。翌年,刘裕班师回朝,官拜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爵宋公,受九锡,并以十郡建宋国,受封为宋公。
然后,他把屠刀对准了东晋。
公元419年1月28日,刘裕派人缢杀晋安帝,拥立其弟、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恭帝。刘裕因拥立之功进爵宋王,增十郡食邑,并获等同皇帝规制的十二旒冕和天子旌旗。
实际上,东晋已经亡了。晋恭帝司马德文登基的唯一作用,是禅位。至于他的那个傻哥哥,可能连怎么禅位都不懂。
公元420年,刘裕受禅让登位,改国号宋,史称南朝宋或刘宋。司马德文被废为零陵王。
东晋至此灭亡,南北朝时代来临。
七百多年后,在偏爱一隅的南宋国内,一位果敢豪迈的词人登临京口北固亭,遥想当年刘裕雄姿,忍不住把阑干拍遍,长吟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那是另一次衣冠南渡,也是另一次欲图北伐而不得。江山永固,物是人非,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