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三李夺嫡(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这时,李泰掐着点突然从一众皇子中脱颖而出。
李泰(620年-652年)是李承乾同父同母的嫡亲弟弟。他才华横溢,聪敏绝伦,能书善文,是李世民最宠爱的一个儿子。
公元641年,李泰主编完成《括地志》献于父皇。该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然后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内各县的历史沿革、名称由来、山川地理、文物古迹、神话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等等,对后世地理志影响甚深。
李世民阅后大为高兴,将该书收藏进皇家藏书阁,赏赐财物无数。
我们完全能理解李世民的行为。
他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规避,避免重蹈玄武门之变覆辙,所以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确立太子名份。未来的天下是李承乾的,其他人谁都不要抢。
另一方面,他不愿厚此薄彼,不愿让其他皇子体会到自己还是秦王时的无奈和辛酸,所以他愿意毫无保留地表达父爱。
这么做本身没有毛病,但李世民的心态有毛病。
他对李承乾要求太高了。
在李世民心目中,他给李承乾树立的皇帝标准样板是自己。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华五千年,两千多年奴隶制,两千多年封建帝制,能与李世民并驾齐驱的帝皇有几个?
掰着指头数,不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当李世民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儿子时,这颗小小幼苗注定不堪重负而被压弯、压垮、压折。
李承乾不是李世民,父子二人存在着器量上的天然差距。
李世民能横刀立马纵横沙场,李承乾做不到。
李世民能做到勤政节俭,李承乾做不到。
李世民能做到虚心纳谏,李承乾做不到。
李世民能做到深沉隐忍,潜龙勿用,见机而动,李承乾还是做不到。
众人对他越是爱之深,责之切,他越是乖张叛逆。而且他的乖张叛逆明晃晃地见于行迹。他曾在东宫对属下叫道:我当了皇帝就要随心所欲。谁要劝谏,我就杀谁,杀足五百人,难道还压不下来吗?
因为矫枉过正,结果事与愿违。
李承乾感受不到父爱。他体会到的是,父皇对自己太过苛刻,对其他兄弟却非常慈爱。母亲已死,父爱不在,当他以为自己不是被爱的那一个时,心态失衡了。
而李泰却产生了不切实际的错觉。李世民对太子的苛责以及对自己的独宠,让他错误地以为,自己才是太子之位的那个MR.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