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汉族,唐人,天可汗(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危难时刻,唐太宗李世民尽显雄主风范。

颉利可汗派遣心腹执失思力入朝觐见唐太宗,大模大样夸耀道:突厥两位可汗的百万大兵,如今已达长安城下。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南海是我们的,渭北也是我们的。你们来干什么?

唐太宗大手一挥,将其关押于门下省,随后率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等六人策马出玄武门,直奔渭水南岸。

放眼望去,渭水北岸阵列突厥二十万雄兵,旌旗战马铺陈数十里,军容鼎盛。

以区区六人,面对突厥二十万大军,唐太宗面无惧色,扬声直斥颉利可汗背信负约。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相信一些无法用科学衡量的玄学的东西。比如武力值,我们尚可以通过力量、速度等数据来衡量,但气魄、气度、人格魅力这些无法用数据体现的东西,却更能改变局势,力挽乾坤。

突厥众酋将见唐太宗亲临,竟神奇地纷纷下马行礼。兄弟们,这仗还怎么打?

恰在此时,唐太宗后方马蹄声起马蹄声落,烟尘漫天,旌旗蔽空,唐军大队人马奔涌而至,各个兵强马壮,令行禁止。

这仗更打不起来了。

公元626年9月25日,唐太宗与颉利可汗在渭水之滨杀白马盟誓。随后,颉利可汗率突厥骑兵返回,不久向唐朝献来骏马三千匹、羊万头。

一生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唐太宗几乎以一人之力,赢下了对突厥军事外交史上的一次关键性胜利,进而稳固了唐朝根基。

渭水之盟,是唐朝与突厥强弱转换的拐点。之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唐朝的发展日新月异,肉眼可见地变得强大。而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却反目成仇,内部分裂。

揍人的时机已经成熟。

公元629年8月,唐太宗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张公瑾为副,又任命并州都督李积、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为各道总管,统率十几万军队,分道出征突厥。

大唐战神李靖闪亮登场。

李靖(571年-649年7月),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出身高门望族陇西李氏,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与张良、诸葛亮等人一起配享武庙,并列十哲。

不错,大唐真正的战神,不是演义中的赵王李元霸,不是赛孟尝秦叔宝,不是黑煞神尉迟恭,也不是白马银枪俏罗成,而是药师李靖。他戎马一生,南平吴会,北扫突厥,西定吐谷浑,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为大唐雄立世界之巅立下不世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