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人君南面,长袖善舞(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究竟是反还是不反呢?

部将不再同心,而命门又被拿捏,李光弼彷徨无计,很快忧郁成疾,于是向朝廷上表自述遗志。

不久,李光弼在徐州病逝。

唐代宗给足了他排面,为其罢朝三日,并追赠太保,谥号武穆。其灵柩送归长安后,唐代宗又派人前往吊恤,并命百官送葬。

据说李光弼临终前,属下问他死后该如何安排。李光弼叹息道:“我长在军旅,不能回家奉养母亲,是不孝子,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平心而论,在对待李光弼的问题上,唐代宗做得足够理智且仁义。在治政方面,他比其父唐肃宗也更有作为。

他接手的唐朝,内忧外患不断,国内经济凋敝,农桑失业,财赋锐减,边境则屡屡有吐蕃等异族犯边,军费开支巨大,财政捉襟见肘。在这种局面下,他重用理财专家刘晏,兴利除弊,使民不加赋而国富饶,同时也做到了安功臣而诛奸邪。

他不仅厚待郭子仪,抚慰李光弼,就是对两度引外敌入侵、酿造边境大患的仆固怀恩,他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帝王气度。仆固怀恩死后,他厚待其母,使她得以颐养天年,又册封其幼女为崇徽公主,嫁于回纥牟羽可汗。

唐代宗并非没有意识到宦官专权的弊病,先后定计以雷霆手段诛杀了李辅国、程元振和鱼朝恩,去三大奸如杀犬羊。

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认为唐代宗擅用帝王权术,每每“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何谓帝王术?

所谓帝王术,简而言之是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与术,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曰民治,使民富而民服;二曰吏治,使官吏忠诚而勤政;三是己治,通过修养德行,平衡各方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

如何解决这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般认为,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子》以法、术、势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以法治民,以术驭吏,以势固权。

其核心关键词,是势。

这一点,大家心照不宣。因为对于帝王来说,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才是最重要的最值得关心的事。于是,平衡一词,经常被认为是帝王术的终极奥义。

巧妙的利用皇权培育多方政治势力,令其相互制衡,相互掣肘,从而达成自己超然的权力和地位。

这意味着,皇帝要在各方势力之间摇摆,以维持权力天平的微妙平衡。这是一种高级而精巧的“振恒”,比在黄河壶口瀑布之上走钢丝还要危险。

唐代宗利用宦官的嫉妒来抑制实权将军的势力增长,又利用宦官间的相互猜忌将权宦各个击破,最后利用文官集团的力量诛杀了最后一位权宦鱼朝恩,随后又逮捕并赐死独揽朝政、贪财纳贿的文臣集团领袖、宰相元载,任命素有清名的杨绾(718年-777年8月)为相。